-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州窑绘画的黑白风韵
磁州窑绘画的黑白风韵
磁州窑瓷器始烧于北朝,宋金达到高峰,至今窑火不灭。作为北方最大的民间窑口,磁州窑出产的瓷器,风格粗犷豪放,线条简洁明快。造型立足于生活实用,大方朴素,乡土气息浓厚。装饰主要采用黑白对比的方法,开创了白地黑花釉下彩绘陶瓷制品的装饰先河。
中国论文网 /5/view-7137370.htm
由于融入了民间粗犷豪放的气质,磁州窑绘画装饰具有一种不受法度和形态约束的自由风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构图形式无章可循。恰恰相反,磁州窑瓷器构图,大多是根据器物造型特点安排的。这其中,以“特写画”或“故事画”为主体,再附加一些特定的纹样作为陪衬,由此,主图与辅图之间形成写实与抽象、动态与静态的对比,虚实相映,动静共生。
其构图模式之一是开光法。
所谓“开光法”,是指在瓷器的某个部位,以弧线、直线或曲线构成一种形状独特的平面形,如同一个画框,再在框内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这一方法,如同房子的墙壁上开了一扇窗户,所以又称“开窗式”“开堂式”或“开堂子”,是宋代磁州窑绘画装饰中最常见的构图手法。这种构图手法,尤其常见于瓷枕枕面上,先用黑色粗、细线条随枕就形进行“开光”,形成“画框”,再在“框”内绘以芦苇仙鹤、蜻蜓荷花、童子垂钓、喜鹊登枝等闲逸小品。尽管内容不同,却都是着重刻画一两个主体形象,很少辅助背景,在枕的四周装饰有卷草纹或草叶纹,画面质朴简单。这一点,“白釉黑彩孩儿垂钓纹瓷枕”就很有代表性:“画框”中,一儿童正在专心致志地持竿钓鱼,三尾小鱼趋向鱼饵,一鱼已经咬钩。另外,仅以几茎野草划分河岸,三条波纹表现河水,画面质朴简单,生活气息浓郁,寥寥几笔,就使人顿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感。
磁州窑“开光式”装饰多种多样,非常丰富。特别是发展到宋代末年至金代,磁州窑枕枕面,除规则的几何形外,还有菱形、如意形、云头形、腰果形、银锭形等不规则形。不但“开光”内的人物故事、诗词歌赋等越来越复杂,周边的辅助装饰纹样也越来越复杂,如“白釉黑彩缠枝莲纹如意形枕”等。到了元代,瓷枕的造型基本归为长方形,装饰形式似乎也有了一个规范,通常枕面两端绘牡丹、菊花、石榴花等繁密的花卉纹饰,向内开光的大幅枕面出现了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为主导题材的内容。
其构图模式之二是满饰法。
满饰法构图是指器形表面没有严格的骨架,也没有任何分隔带,依据绘画内容的特征、器形特点,利用纹样的疏密转折以均衡的法则、丰满的构图形式,将纹饰布满整个器皿或主要装饰部位。如“白釉黑彩叶纹灯”,三片叶脉清晰的叶子在画面上铺陈开来,线条简洁流畅;再如“白釉黑彩花卉纹罐”,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如信笔勾勒一般,黑与白之间对比鲜明,画风质朴大气。
分层法则是磁州窑常用的另外一种绘画构图模式。
磁州窑中分层法构图的瓷器,多为横向分割式。制瓷艺人根据设计需要,利用环带分割方式,对器形的装饰面进行定位分层,各层装饰区域内各个层面的装饰互不关联,由此形成多种艺术变化。
磁州窑瓷器分层的依据,有的是口、颈、腹部的转折处。如“白釉黑彩牡丹芦雁纹梅瓶”。梅瓶,也叫“经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白釉黑彩牡丹芦雁纹梅瓶”,1972年出土于河北献县,现在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陈列厅展出。这件梅瓶器型修长匀称,高54厘米,小口,折沿,短颈,溜肩。上腹微鼓,下腹渐收至底,底内凹成圈足,整体上给人以妩媚但又不失端庄之感。梅瓶胎质疏松,呈浅灰色,通体施白色化妆土,乳白色釉,口沿下绘一周覆莲纹。上腹部于两周弦纹间,以黑料绘画六朵缠枝牡丹,黑白对比强烈。缠枝牡丹又名“万寿藤”,是传统吉祥纹样,因结构连绵不断,有“生生不息”的寓意。
直接取材于民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绘画的鲜明特色。磁州窑画工不是以临摹画谱入手,而是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作为切入点,题材丰富而清新。还有一些磁州窑瓷器,则纯属以个人的审美感觉,随心所欲地分层,如“元白釉黑彩诗文四系大瓶”。这件器物体型硕大,高达55.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5厘米,瓶身图案分三层,绕颈部一周,写“春花秋月”四字;其下又以各三条墨线为圈,隔出上下两层:瓶肩部是一圈简笔点画的装饰性花边,腹部则以褐彩行楷题诗一首:“落花时节水流香,送客归来笑一场。不锁草堂取乐去,野雀偷笔学题墙。”书写用笔连贯一气呵成,连续韵律感很强,书法风格毫无士大夫的书卷气,和诗句本身一样质朴可爱、纯净爽朗。
在器物上题字,是磁州窑瓷器的一个显著特点。字数多少不一,内容涵盖诗词、记事、格言用途等。作为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的消费主体是广大中下层民众,瓷器产品不但要让老百姓买得起,所写所书所画更要让他们看得懂、喜闻乐见。
(责编:刘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