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建斌 以梦为马的人
陈建斌 以梦为马的人
出现在MOMA百老汇“搜狐人文影展”上的陈建斌压低帽檐,低头行路,与人群自然地隔开一段距离――这是他和电影《一个勺子》主创全国巡回“路演”后的归京亮相,但你在他身上看不到一般人在宣传期的斗志昂扬,此时千回百转后的上映,距离陈建斌以《一个勺子》在去年金马上连夺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已经过去了一年,久到他都已经能作为上一届得主为今年的新人导演加持颁奖,而颁发最佳导演奖的则是李安――只有在讨论真正的电影和电影人的时候,你才会在陈建斌的眼中看到一扫疲惫的光彩。事实上,真正的文艺之人,都藏而不露,甚至恐人察觉――只因文艺的是表象,浪漫的是内心,也是初心。正是这样的陈建斌,才能以自导自演的处女作电影《一个勺子》在金马一鸣惊人,圈外人看是黑马赢家,实则是圈内人的众望所归――他的故事,提供了一条文艺之路成功走通的人生范本:文艺的成功,不是所得的名利,而是拿出真心,向这个世界做出真正有意义、有启迪的表达。
中国论文网 /7/view-7153882.htm
Q=《大众电影》 A=陈建斌
这已经是我人生第三次正襟危坐地坐在陈建斌的对面了,但,我承认,我还是有点儿害怕的,这种心境至今也不能完全消除――哪怕他面前有一碗面且他直言不忌讳在我面前边受访边吃,倒是很契合《一个勺子》的宣传主题;哪怕他当着一屋子人说我是中国最好的记者,我边脸红边默默地在心里加上一个之一――面对你喜欢与信任你的人,我总害怕让他们失望。
更何况是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大小银幕上总会看到他――采访这份工作,在合适的人与机会面前,总能够轻易让人混淆现实与梦境――我猜,这也很像他小时候看电影的心情。
他上一个不怒自威如电影人物念台词般的现实片段,还时时不吝给我以警醒。那一次大阵仗的封面拍摄,有人走过来对他说:“陈老师,一会儿录影时,能请您做一些生活化的动作吗?”他叼着雪茄,皱了皱眉头,幅度不大但指点江山般地一扬手说:“我们现在不就在生活中吗?”
我们现在不就在生活中吗?在很多个日后,在我觉得“文艺”已然成为一个坏词,在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如戏中“不懂悔改的傻子”,在我觉得自己不知是否、以及该如何保持这个时代也许不需要的那种“好”时,我总会想起陈建斌,和他的这句问话。他脸上的神色,对新世界说不的那种傲然,用《飘》里的话来说:有一种对称,一种光彩,一种雕塑般的美感。
这一次见面,他脸上标志性的沧桑分毫未改,却比我记忆中的任何时候都显得愉悦。“其实我觉得所有的人都是以梦为马,真的,就是可能,生活里的人,他不会用这种东西来形容自己,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在以梦为马,就是说再普通再平凡的一个人,他干的再普通再平凡的一个事,那也是经过了十几年,他终于干上了这个事情。”
“对您来说,拍电影是一个梦吗?”
“绝对是。其实我真的觉得,这个片子能遇到的这些东西,在我看来,我觉得都挺理所当然的,不管是它的好还是不好,我都是能够接受的,不是说我就……哎呀,真的没有这种,从来都没有这种,一直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一件事情,我很纯粹地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我觉得、我认为的那个角色,就是我对我自己没有什么遗憾,对吧?一个电影,非得保护好,不能有人伤害,这我做不到,这从来都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对吧?一个导演,他诚实地面对自己,他愿意拍什么就拍什么,干吗非得顺应这个时代呢,对吧?”
即便如此,他还是为《一个勺子》发出了几乎是平生第一条朋友圈。“他:你真美,看着你是一种痛苦。她:可你昨天还说是一种欢乐。他:是欢乐,也是痛苦。”我相信,大多数点赞的人都并不清楚知道其中的含义,甚至出处。“它其实是《最后一班地铁》的台词,特吕弗的电影。”陈建斌说,“路演之前,我就跟他们说,为什么到我导电影的时候,电影便成这个样子了?它给你带来了很多愉快的事,但是它也有痛苦的事,就是喜忧参半。然后呢,我也觉得确实,生活中的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如此,就是看你如何取舍吧。”
同样,《一个勺子》是一个非常陈建斌的电影――说白了,它不是一个只给你快乐的那种喜剧,也绝对不是那种能够凭名声的一己之力或金马得奖的光环,在院线大量排片的电影。“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呢?因为要诚实地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事情――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但也没有那么不易。”陈建斌说,“有些时候是这样的――你可能想这样做,但若你已经不知道那个真正的你是谁了,那么你也摸不着你自己真正的这个心。”
我告诉陈建斌,上一次在影展上我最惊喜的银幕体验,同样来自特吕弗的旧片《法外之徒》――无论镜头还是旁白,都美得让人绝望。过去的电影为什么比现在美得多?我真的想问。
“因为都是对的。”他不紧不慢地说,“因为半年一张山水人文画,一张照片,你看布列松……而电影是无数精准照片的绵延。现在的人,我也不懂,为什么都那么轻易地原谅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