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夫的最后岁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果夫的最后岁月

陈果夫的最后岁月   败走孤岛 中国论文网 /5/view-7147864.htm   1948年的岁末,国民党统治区充满了阴冷、萧条的气氛。东方之都上海,表面上华灯初照,霓虹闪烁,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实际上,国民党达官贵人都在此清理财产,准备逃往台湾,到处是乱糟糟的。   此时,在上海祁齐路中国农民银行信托部招待所的一套豪华公寓里,躺着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他就是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主掌CC系、中统特务的魁首陈果夫。此刻他正为自己的去留发愁。由于长期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大力培植私人势力,以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是蒋介石最贴心的亲信。随着国民党政权江河日下,陈果夫的肺病也日益加重,他来上海养病已是一年多了。眼下,看到大多数国民党要员都纷纷逃往台湾,心里也动了去台的念头。   11月15日,陈果夫终于拿起笔,向蒋介石写了一封信,提出离开上海到台湾养病的要求,蒋介石很快给予批准。   赴台之前,陈果夫很想回老家吴兴去看看。他1892年出生在那里,对瑰丽挺拔的天目山,一碧万顷的太湖充满留恋之情,但由于时间紧迫,他身体又不好,在家人的劝说下,只好作罢。   12月6日晚10点,陈果夫登上中兴轮,离开上海前往台湾。   12月7日下午,陈果夫抵达台湾基隆港口。上岸后,再坐上火车,8日到达台中市,住进双十路8号一间公寓。   陈果夫来台湾后,还想与他的兄弟陈立夫整理旧部,再张昔日的雄威。但CC派有的还留在大陆,有的逃亡海外,来台的一些CC派人物,有的忙于找房子安排家属,有的不想重理旧业,还有的刚从大陆逃来,余惊犹存,因此一时难成势力,陈果夫身体又每况愈下,不禁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正式复职,开始着手收拾残局。对于特务工作,蒋介石依然十分重视,复职后成立了“总统府机要室资料组”,并规定“举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均归其管辖指挥”,只是这个特务机构的负责人不要陈果夫与陈立夫了,而由蒋经国、唐纵、周至柔具体领导。不但如此,在蒋介石关于人事变动的所有新任命中,都没有陈果夫的份。   随后,陈诚、蒋经国大造舆论,认为大陆的失败是党的失败,党的失败是CC派的失败,作为CC派的首领,陈果夫与陈立夫应对失败负主要责任。于是,在蒋介石改造国民党的过程中,首先解除了陈果夫、陈立夫为代表的CC系的党治大权,陈果夫被排斥在权力之外。   陈果夫以反共开始,为巩固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想到蒋介石为开脱自己,竟将在大陆失败的责任全推在他的身上,为了传位给儿子,又将他一脚踢开,陈果夫心中不免又气又恼,又怨又恨,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又不好发泄,只想以后寻找机会。   受此打击,陈果夫病情愈发加重,遵医生嘱咐,不可说话。陈果夫痛苦难言,以此为题,作了一首 《哑巴歌》,歌词曰:   哑巴哥,说不出话真痛苦,   ……听得人家说话,肚里更加不开心,   若闻笑骂声,面孔涨得红又青,   摩拳擦掌,胆小不敢争。   有时候像煞吃过黄连嘴里苦,   有时候像煞受了冤屈没处伸。   哑巴哥,不能说话苦得很。   这哪里是写自己的病情,分明是受了陈诚、蒋经国的攻击,得不到蒋介石信任时自己委屈、苦痛心情的一种曲折反映,也是对蒋介石的一种无力的抗争。   当然,陈果夫在表面上也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他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合法、合情、合理,做成大事;   轻权、轻利、轻名,修得长生。   陈果夫以此为警戒,似乎把名利看得十分淡薄,但内心总是觉得不舒服,有时不免大发牢骚。8月20日,张道藩来访,陈果夫见了老部下,顿觉十分亲切。张道藩虽然名列改造委员会委员,但CC派既然完蛋,他也只是一种摆设,大权实为陈诚、蒋经国在握。两人见面,都有一种惺惺惜惺惺之感。谈起台湾政局,不免议论起陈诚与蒋经国来,陈果夫又是一阵冒火,大发牢骚,张道藩即劝他此种情况下以少说话为佳,陈果夫仍然不能平静下来,他说:“有关国家前途之事,此时不言,实在有点儿忍不住。”   但不管陈果夫发牢骚也好,借机讽喻也好,他的政治上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陈果夫的兄弟陈立夫认为,台湾既然不容他,干脆远走高飞。他要离开台湾,远渡重洋。   陈果夫知道弟弟要离开自己、出走异国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感伤,这一去不像当年留学美国,读几年书还会回来,他知道陈立夫的性格,这一去不会再回来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支持弟弟到外国去,台湾的现实他比谁都清楚,陈诚、蒋经国已露出咄咄逼人的气势,说不定什么时候拿谁开刀,因而离开台湾是最好的选择。但他知道自己病情日益严重,将不久于人世了,这次离别将是兄弟间永久的诀别。   8月3日,陈果夫顾不得病痛之苦,爬起床来,支撑着病体,给陈立夫写了一封信,信中虽也冠冕堂皇地要陈立夫到外国后,多“考察研究经济恢复与建设事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