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梳棉.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 一、梳棉工序的任务 梳理:使棉束?单纤维(锡林、盖板作用) 除杂:清除杂疵、短绒 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 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 国内外主要梳棉机制造厂商 德国特吕茨勒:DK803、DK903 瑞士立达:C51、C60 英国克劳斯罗尔:MK5、MK5D 马佐里(东台):C501 青岛宏大:FA231A、FA232A 郑州宏大:FA225B、FA221D 金坛纺机:JFA226 江阴机械:FA212B 东佳集团:FA208 二、两针面间的作用 1. 特点 自由梳理——损伤纤维少,有调头梳理作用 反复梳理——梳理细致 储存纤维——均匀、混和作用 2. 两针面间的作用 三种作用: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棉和化纤的梳理中提升作用较少) 基本条件:两针面具有一定的针齿密度(500-1000枚/平方英寸)、两针面具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间的隔距很小(6-13C)。   (1)分梳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一针面针尖迎着另一针面的针尖相对运动(图中VBVA) 受力分析 P=Rcosα; Q=Rsinα R——纤维束产生的张力(梳理力) 特点:两针面均有抓取和握持纤维的能力,纤维束一分为二。可用以实现纤维从一个针面向另一个针面的转移。 (2)剥取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交叉配置; 一针面的针尖从另一针面针齿背上越过(顺着针尖) 特点:快速针面抓取纤维,慢速针面释放纤维。 (3)提升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相对运动方向顺着对方针尖(V2V1) 特点:两针面都不抓取纤维,只是使纤维自针隙提升至针尖位置。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 组成:棉卷架和棉卷罗拉;给棉罗拉和给棉 板;刺辊和分梳板(老机为小漏底)、除尘刀。 作用: 喂入棉卷或棉丛; 进行开松 排除杂质和短绒。 1.棉卷架和棉卷罗拉 (1)棉卷架 作用:放置棉卷 槽底倾斜:使棉卷直径较小时增加接触面积,减轻退解时打滑。 (2)棉卷罗拉 作用:摩擦带动棉卷退解 凹槽:避免棉卷打滑 2.给棉罗拉和给棉板 (1)给棉罗拉  与给棉板共同握持棉层,使刺辊在整个棉层横向进行开松与分梳。为使棉层握持牢靠、均匀,罗拉表面有齿形沟槽或小菱形花纹,并在罗拉两端加压。 3.刺辊、分梳板、除尘刀 完成对棉丛的梳理并去除部分杂质。 (1)刺辊 二、开松 方式:握持开松 过程:三个阶段 (1)穿刺阶段:棉束尾端被牢固握持,头端被穿刺、分割; (2)梳理阶段:锯齿与纤维产生相对滑移与摩擦,产生梳理(纤维伸直、横向分开); (3)分解阶段:随着棉束的喂给,对同一棉束尾端的握持渐弱,锯齿将棉束抓走—棉束分解。 (一)影响开松效果的因素 1.喂入装置对纤维层的握持 (1)给棉罗拉与给棉板的结构 两者之间的隔距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 (2)罗拉加压 压力适当。 (3)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LA 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钳口到刺辊与给棉板的最近点纤维运动的路径长度,称~。 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梳理早)→梳理效果↑→短绒率↑ 2.刺辊 (1)速度 速度高,开松好,但过快损伤纤维。 衡量刺辊分梳质量的指标--分梳度。 分梳度C: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2)锯齿规格 3.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 (1)刺辊与给棉板的高低位置 给棉板鼻尖可高于、低于、平齐刺辊中心位置。给棉板抬高,分梳工艺长度增加,托持面减短,梳理效果↓。 (2)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 隔距小,梳理效果好,但短绒增加。(一般0.18-0.305mm) 三、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作用 (一)刺辊部分的气流 1. 刺辊附面层原理 刺辊附面层:刺辊高速回转时,锯齿带动周围空气流动,由于空气分子的粘性与摩擦,里层空气带动外层空气,层层带动,就在刺辊表面形成气流层,称~。 附面层速度分布:距运动体越远,速度越小。当速度小至运动体表面速度的1%左右时,该处即为附面层厚度的边界。 2. 纤维、杂质的运动 杂质重,多处于附面层的外层;纤维轻,多处于附面层的内层。 3. 刺辊部分的除杂 除杂原理:除尘刀切割刺辊气流附面层外层。 4.除杂方式 (1)自然沉降式 除尘刀切割气流附面层。 (2)积极式除杂 吸风槽的吸风作用+除尘刀切割作用。 (二)影响刺辊落棉的因素 1.刺辊速度 高,落棉多,纤维损伤也多。 2.除杂方式 (1)自然沉降式除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