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顺应学生的需要指导习作-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顺应学生的需要指导习作人教版新课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当人们觉得自己有做某件事情的需要时,他的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这种欲望就会使他保持亢奋的心情去完成所做的事。固然,儿童也有其自身的需要,如果我们能转变习作指导的方式,让习作顺应学生的需要,那么,他们就肯定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习作。因此,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就要尽量设法把作文练习和学生需要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写作水平在为需要而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表达自我的需要
1、亮出自我
调查表明:现在儿童大多是乐观的、自信的、富有进取心的。在当前社会比较强调竞争的氛围下,少年儿童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展示是积极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兴趣、爱好、特长……都各不相同。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爱好、特长等,同时给予赞许和钦佩,并渴望细致地了解,使学生产生我要将自己推销给别人的心理需要。从而让习作来最高效率地满足这个需要。如:给自己设计名片,介绍自己的特长,自编小报展示自我等等。这样的习作既与学生的生活直接相联系,又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实话可说,甚至享受到了胜人一筹的自我表现的乐趣。
2、倾吐自我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感兴,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十分丰富,或兴奋、或伤感、或心旷神怡、或垂头丧气。他们需要倾吐,需要宣泄这些内心的感兴。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习作就能达到倾吐、宣泄的目的,从而自觉地进行作文。如以此落实好以“我”为中心的一系列作文:《二十年后的我》、《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我的心好烦》《我与小扬科比童年》等。这些习作,都是为了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生活和内心的体验,或和同学一起分享快乐,或向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
3、实现自我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小孩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的确,小孩的心理总有一种希望立即成为大人的欲望,想说大人话,想做大人事。在习作练习中,我们可以顺应学生的这种需要,将习作与学生未来成长联系起来。创设未来的生活情境。让孩子觉得习作对自己不仅现在,将来也有用,所以需要写。如:导游需要介绍风景;科学家需要记录实验过程,揭示科学道理;老板需要给产品做广告等等。这时的作文,既是一种习作训练,也隐含着一种自我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动态的,有生命力的作文训练。
二、融入社会的需要
1、进行交际
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人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都只有在人的交往中才能实现。没有人们的交往就不会有社会生活,也就无法实现人的关系。孩子不断成长,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只有不断地掌握交际的本领,才能满足孩子想和他人互传信息,交流情感,相互沟通的需要。虽然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四通八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途径日益增多,但是通过写作来交流还是最主要的方式。在学生认识到习作练习就是掌握交际的本领,更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时,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写作需要。因此,在习作训练中要善于创设一种生活交际的情境,使学生进入某个的角色,产生交际的需要,从而达到一吐为快的火候。这类习作涉及很广。请教问题、通信交流、便条方便、说明介绍、总结汇报、发布信息等等。
2、帮助他人
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做一件事情的动机,与完成这件事之后的价值有很大的关系,越有价值,动机就越强烈。孩子大多乐意帮助别人。当他们明白他的习作能帮助他人获得知识;帮助他人明辨是非;帮助他人实现愿望,帮助他人排忧解难时,就会觉得他的作文是有实实在在的价值的。在作文教学中要以帮助他人为根本,明确作文的价值,让学生自由地快速地用文字实现帮助别人的需要,并付诸行动。如:帮助桔农推销我们家乡的土特产——胡柚,这个问题切合实际,引发了学生的写作需要。孩子以《我爱家乡的胡柚》、《常山胡柚甲天下》、《给桔农的一封信》、《常山胡柚说明书》等为题,为桔农提供帮助。写好后,该贴的就贴,该寄的就寄,结果真的引来了社会的好评。
3、关注生活
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们对此关注却不亚于成人。他们会为战争而愤怒,为白色污染而当心,为浪费现象而惋惜。引导孩子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价值,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就能获得习作水平和人文精神的双丰收。如针对学生浪费米的现象,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1、看一看学校水槽上白花花的大米。2、算一算造成的浪费。3、读一读非洲有关贫民生活的报道。4、想一想你要对浪费米的同学说什么。此时,学生的写作欲望不言而喻。《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由一粒米而想》、《手下留情》、《米的自述》一篇篇习作,都表达着他们的善的劝告。
三、探索自然的需要
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口语交际:打电话-部编版(9)(共12张PPT)-语文一年级下册课件.ppt VIP
- Unit3LivingLegendsReadingandThinking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docx VIP
- 一年级下册语文 口语交际 打电话 课件(共12张PPT).pptx VIP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学习内容提纲.doc VIP
- DLT441-2004《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pdf VIP
- 五年级美术《为作文画插图》.ppt VIP
- 2026届新高考物理冲刺复习“配速法”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pptx VIP
-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docx VIP
-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铁路路基边坡病害及处理措施.docx
- 2025年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共4组,附答案)(必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