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亨利·朗格卢瓦-恋影成痴
亨利·朗格卢瓦:恋影成痴
亨利Henri Langlois),了解三分的人知道他是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一部会走路的电影百科全书。了解五分的人知道他曾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被特吕弗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馆长”。了解七分的人可能还曾在巴黎以他名字命名的广场上驻足,或去巴黎蒙巴纳斯公墓瞻仰过他的墓
中国论文网 /3/view-7212944.htm
一个胶片疯子
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国电影资料馆,往前倒推80年,还只是个私人俱乐部。1935年,朗格卢瓦像如今在“朋友圈”里建立群分组一样,组织了个名叫“电影圈”的私人协会,在自己和朋友家里放电影。次年他获得一笔私人赞助,正式成立了“电影资料馆”,收藏的胶片拷贝从最初的10罐慢慢扩大到百罐、千罐――连家里的浴缸都被用来储存胶片。
在那个胶片还以易燃硝酸基片为主材料的年代,销毁一罐胶片有五花八门的理由:容易着火、防盗版、无力储存、价值不高……而朗格卢瓦却像疯狂收集玩具的孩子一样,想尽一切办法将它们全都招致麾下。
正如他的一位友人所说:“你不知道一部烂片何时会彰显它真正的价值――如果你想研究中产阶级的家居陈设,就要去看色情片,因为色情片一般都用当代家具。”
为了胶片,朗格卢瓦也像孩子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一般吝啬,甚至还会耍无赖――有一次他借来让Jean Vigo)的原创摄影剧本,没还。人家问他要,他借口说找不到,催急了索性给对方送去一张废纸,上面写着:“维果不属于你。”但是当别人问他借《黄金时代》(Lage d’or,1930)的拷贝,他却不肯,反问对方:“你去问卢浮宫借《蒙娜丽莎》看看,会借给你吗?”
到二战前夕,朗格鲁瓦已经收集了5万部电影,宣称达到世界最大、体系最完整。很快,纳粹铁蹄踏临巴黎,下令销毁所有1937年前的电影拷贝。朗格卢瓦和他的工作人员带着几万部拷贝东躲西藏,藏在朋友的城堡、花园里,一旦抓到就会被以同谋罪论处。深夜里,他的朋友提着煤油灯,穿行在极易燃烧的胶片堆里,一部一部清点检查。
战后,朗格卢瓦的“同谋者”们很不理解,“冒着这么大风险藏在我们家的片子,为什么片名是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散步?”其实朗格卢瓦是给很多电影改了一个看起来“无害”的名字,而“男孩在公园散步”很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战舰波将金号》。
即使后来到了破产的边缘,他还是一有点钱就去买片子。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去洛杉矶买片子,朋友问他回程也是一起走吗?他说:“我已经把回程的机票卖掉了,反正领事馆会把我遣返的。”
一个呼朋唤友的少数派
除了孩子式的收藏癖,朗格卢瓦还有他自己对于电影的韬略和野心――他为电影资料馆提出的收藏理念是:“全世界的电影、电影的全世界”。
和如今的电影资料馆多展映名导作品赚门票钱不同,朗格卢瓦对资料馆的放映有着强烈的个人观点――1914年出生的他,受毕加索等人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影响很深,喜欢惊世骇俗的天才。他常说:“如果我们一直给观众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快他们就会失去艺术的品位。”在他看来,“一种艺术需要天才去打破规矩,电影界就是缺少有魔力的破坏分子。”
所以,当一个年轻人带着刚拍好的处女作来找朗格卢瓦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撤下原定的希区柯克《精神病人》,改放年轻人的作品,尽管他本人非常欣赏希区柯克,但他会说:“希区柯克在哪里都看得到,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在保护了无数胶片之后,电影资料馆又成了自由艺术家们的天堂。新导演和经典导演被朗格卢瓦放在平等的位置――这就像新画家的画被卢浮宫接纳,还挂在毕加索边上――如此神奇的鼓舞,为电影资料馆吸引来一大批“有魔力的破坏分子”:侯麦、里维特、戈达尔、夏布洛尔、特吕弗……你会看到,后来著名的“法国电影新浪潮分子”都在那儿。就像特吕弗说的:“我们都是电影资料馆的孩子。”
据影评人辛西娅Cynthia Crenier)回忆:“那时,朗格鲁瓦最喜欢以电影周的方式策划活动,每晚3部,一次7天。一个影痴只要坚持每晚看足3部电影,两三个月下来,就可以全面掌握德、俄、美、日、英、法、印度等国家从早期默片到最当代的电影史。”
同一天里,朗格卢瓦选的几部电影可能表面看起来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在他眼里,这几部电影绝对有关,或者是一位导演对另一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是一位对另一位作了致敬……他在排片的同时也在做电影评论员,将自己的电影观融入排片表。他的慧眼识英雄,使电影资料馆成为伯格曼、黑泽明首次在欧洲公映作品之处。
最让人怀念的,还是当年资料馆那种自由的放映气氛:看电影允许抽烟,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允许的。放猫王的电影,底下会有脱衣舞女郎上台热舞,大家一起叫好……什么奇葩的事儿都有,这就是电影资料馆,一个生动的生活据点,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同道中人――有人说,年轻人想拍电影,只要去资料馆放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