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正文散文二题
何正文散文二题
何正文,1956年元月生于广西南丹县八圩乡洞颇屯,高中毕业,自幼酷爱文学,做过乡邮递员、大队革委(村委)干部、民办教师、公社党委宣传干事等,后历任南丹县多个部门领导职务,2002年提前退休。在国内各级报刊发表有百多万字文学作品。现受聘为广西丹泉酒业文化顾问。居南丹。
中国论文网 /5/view-7119938.htm
高人的谶语
八圩一带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操着湖南口音,头戴逍遥巾,身着皂袍,脚穿芒鞋,手提钝锋剑,长眉白须的老人来到八圩,在一户姓莫的人家住了一天一夜。此人不睡不吃,只喝自带的茶叶,昼夜定坐在行囊中的一块方布上,从不与人交谈,整天自言自语地说:“天地人,水与山,顺与逆,先天定,否与泰,有循环。”他临走时递给男主人一张叠好的纸,并且说:“我走后的四十九天,你才能把它打开,务必把里面的字一字不落地刻在石头上。”四十九天后,男主打开纸看,只见纸上写道:“一母虔诚丙丁求,船舶足下几千秋。两只金杯陈玉液,千倾红稼出平畴。旱龙一条向南走,汪汪双眼石上留。此处钟灵于火德,双狮因之舞绣球。”男家主虽然也懂几个字,但对其中的内容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拿着这张纸找了八圩一带几个能识文断字的人,却没有一个说得出其中的意思。男主人对刻碑的事一点也不敢马虎,唯恐办得不周,会出现什么不祥之兆。于是,他找寨上的几个人弄来了一方石头,请了当地能刻会写的石匠,把那似诗非诗的谶语一字不落地刻在石碑上,并且端端正正地立在寨子出口的大路旁。这位游方神秘的高人走后的第二年,八圩一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现象。春节刚过的一天早上,天还未亮明,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熟睡的村民都被惊醒。出门看,既不见下雨,也不见山坡崩塌,只见坪村村前的田中和甲进、坡团两村交界的田中出现深深的塌陷,深若四丈许,呈圆形碓窝状。后来,村民们便把它称为碓窝塘。把它称为塘,其实却从来不蓄一滴水,并且还有一个奇异的现象,每逢春夏雨季,不论是多大的雨,哪怕山洪暴发,周边的山塘都积满了水,而这两口塘却都滴水不见。但是一进入夏季的伏天,两口塘就自然涨水,天再干旱,也照涨不误。八圩的老人说,这两口塘是国运、民运的晴雨表,如果哪年水涨到半塘,那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果哪年一滴水都没有,就会遭受旱灾;如果涨满塘并翻坎外溢,那年国家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大事。居住在碓窝塘周边的一些八九十岁的村民说他们一生只见过四次水涨满塘并翻坎外溢:第一次是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第二次是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闹饥荒,第三次是一九六六年搞“文化大革命”,第四次是一九七六年毛主席逝世。这两口塘如今只剩下甲进和坡团两村交界的那一口了。在坪村田中的那一口是八十多年前被本村一家两兄弟开田填平的。据老人说,那两兄弟刚填好塘,还未种上庄稼,大哥就被老虎吃了,剩下的弟弟过了一个月也无疾而终。20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开展造田造地的运动中,大队党支部书记主张把这口塘填掉,周边的群众坚决反对,并威胁支部书记说,如果你填你负责。书记也有些害怕,最终把塘子保留下来。去冬今春,广西丹泉酒业在碓窝塘的周围,搞小块改大块连片开发示范区,根据村民的意见,仍然把这口塘保留下来。
几百年来,路过八圩的外地人都把碓窝塘看作是风水宝地。传说,如果水涨满塘,活人跳下去,将会成佛升天,荫及子孙后代;如果将祖宗的遗骨丢进去,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大富大贵。因此,过去都有外地人带着行李和炊具到塘坎边搭棚吃住,大多数人带上祖宗的遗骨,少部分带着年迈的老人,但年复一年,几乎没有一个人等到塘子涨满水。碓窝塘涨水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晚上,而满塘的现象很少,即使满塘持续时间也很短,最多不超过两小时又退回到半塘的水位或滴水无存。所以,那些迷信风水,企图等到水涨满塘,以便沾上天地灵气的人,根本碰不上一次机会。无奈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祖宗的遗骨葬到塘坎上。几百年来,先后葬在碓窝塘周边的坟墓不下一百座,但始终没有发现哪家是大富大贵的。碓窝塘坐落在娘娘山脚下,传说,娘娘山顶上也有一口类似碓窝塘的石岩塘,里面有两条金鲤鱼,如果人能爬到娘娘山顶,那两条金鲤鱼就会幻化成金,从此富不可言。不少人曾试图爬上去,但没有一个人做得到。有两个善于攀岩的白裤瑶人曾用粗绳系身,搭起脚手架,打着赤脚攀爬,快要接近山顶时,只见脚下涌起一团团云雾,并迅速上升,一下子就笼罩完整个山顶。两个白裤瑶人等云雾散后,继续往上攀,刚登上几步,又见脚下云雾上升,两人只好退下山来。
人称南丹小平原的八圩,三百年前是没有大河沙沟的。有一年,正值雨水季节,突然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接近傍晚,只见从西北方向的甲坪龙爪山冒出一个怪物,身长三丈许,头大如箩,眼大过拳并发出蓝光,时暗时明,随着滚滚的山洪往东南方向的侧岭一带奔出。闪电不停地追逐着怪物,每响一声巨雷,怪物就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