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侯恪与《侯太史遂园诗集》初探
侯恪与《侯太史遂园诗集》初探
摘 nbsp; nbsp;要: 侯恪,明末著名的东林党人、诗人,曾先后两次中进士,是雪苑文社的先驱,归德文派的倡导者。万历、天启年间与豫东文人彭尧瑜并称“侯彭”,又与四个儿子方镇、方岳、方岩、方闻并称“中州五凤”。有《侯太史遂园诗集》存世。因其诗集中诸多诗篇不利于清朝统治,在干隆年间《侯太史遂园诗集》被定为禁毁书,故学界关注甚少。文章从侯恪其人及《侯太史遂园诗集》艺术成就两方面介绍这位明末才子。
中国论文网 /7/view-7168735.htm
关键词: 侯恪 nbsp; nbsp;《侯太史遂园诗集》 nbsp; nbsp;诗歌题材裁 nbsp; nbsp;艺术成就
一、侯恪生平概况
侯恪(1592―1634)字若木,一字若朴,号木庵,又号遂园。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少有异才,与兄侯恂同读于范文正公书院,博览群书,为郡守郑三后所重。万历四十三年(1615),侯恪与兄同登贤书,第二年又与兄同举南宫,俱称进士高第。此时侯恪却乞假省觐归,谢宾客,日夕肆力大小酉及???种疃矗?腹笥成海。三年后参加殿试,以博学宏词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踏上政途。
明熹宗即位后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窃据朝政大权,杀戮士大夫不附己者。侯恪不惧阉党,积极参与反对阉党的政治斗争。时侯恪参修神宗实录、光宗实录,涉及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侯恪直笔大书,慷慨指陈当世之事。侯恪一向与杨涟、缪昌期友善,杨涟上书讨魏忠贤二十四罪,未被皇帝采纳却因此招致杀身之祸。后魏忠贤听闻杨涟上书是侯恪起草,坐曲室中深念欲杀侯恪苦于没有借口而作罢。天启五年(1625)阉党毁天下书院,大举迫害东林党人,榜东林党人姓名,以示天下。侯恪与其兄恂皆在榜。是年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六人为阉党所害。侯恪在礼闱取士中与阉党魏广微相抵牾,魏忠贤趁机矫旨罢侯恪官令其养马,恪即日辞官归隐遂园。正是在归隐遂园期间侯恪创作了大量满怀匡世济民之志的诗歌。钱谦益谓“侯氏多才子”。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被诛后,侯恪重新被启用,复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崇祯二年(1629)出任业南京国子监祭酒,与著名史学家倪元璐共同校理二十一史。同年四月分考礼部试,当时的文人得知侯恪将主南雍,奔走相告,言:“安得采首山之铜,铸侯太史像,令长司文衡。”足可见侯恪公正贤明的形象深入人心。正当侯恪满怀匡扶济世之志,励精图治之时,不幸积劳成疾,中风后,右手臂麻木,只好养病家居。崇祯七年七月十二日(1634)病逝,享年四十三岁。
据彭尧瑜所撰《行状》记载侯恪一生著述颇丰,不仅有史学著作《补元史刑法志》,还有《眠云阁集》、《嘤鸣集》、《静竹斋前后二集》、《片石轩存稿》、《随史漫录》、《归田草》、《遂园诗草》、《雍余草》、《馆阁试草》等诗文集。侯恪写诗非常推崇杜甫,常以大雅自命。姚希孟评价其诗歌:“原本杜陵而兼储光义、刘?Y虚、陈子昂之意。”明末战乱,侯恪子方岳从战火中抢救父亲诗集,仅得二十卷,命名为《侯太史遂园诗集》,刊刻于清顺治十二年。现仅存十二卷,卷首依次为贾开宗所撰《侯木庵遂园诗集序》、兄侯恂所撰《侯大司成遂园诗集序》、王铎所撰《侯大司成木庵公传》、侄侯方域所撰《司成公家传》、郑三俊所撰写的墓志铭和彭尧瑜所撰行状。藏于复旦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二、《侯太史遂园诗集》题材内容及艺术成就浅谈
1.述怀言志诗
古人很少单独写述怀的诗歌,一般在述怀的同时夹杂了言志和叙事。如《十月九日入都有感》:
又作京华客,稔为去住吟。人情随面改,吾道与时深。
秋尽烽烟急,岁寒雨雪?簟RN琶髭?下,沾洒望天心。
此诗叙述了自己被削职后又蒙诏入都的感慨。天启五年春(1625)侯恪在礼闱取士中,与阉党魏广微相抵牾,八月罢官回籍,九月被削夺,于是筑室城西二十里辟遂园,赋诗饮酒,潜伏其中。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被诛,侯恪蒙诏,复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如故。此诗大致作于此时。作者谪居遂园,早就期待“明诏下”,如今终于如愿,再不用终日惴惴不安,担心被阉党谋害,末句“沾洒望天心”足可见诗人内心的如释重负之感。另一首《读长公年谱》则是借叙述长公之事,表明自己仰合先贤,秉持正义的操守。诗云:“我读长公谱,恍然见其人。其人不可作,年谱字字真。而我景芳躅,寤寐系精神。公有千古伎,落腕惊嶙峋。其诗如沧海,浩淼以无??。仰公忠义气,更欲走逡巡。三十直史馆,尚恐才不伦。公也治平岁,实为秘阁臣。开帙天颜近,拂衣御墨新。此事良非偶,天心谅有因。皎皎眉山月,霏霏雪苑春。斯文如未丧,终不愧峨岷。”作者自述自己虽然“三十值史馆,尚恐才不伦”,但是将以长公的“忠义气”自勉,不再踌躇而犹豫不前,定当“不愧峨岷”。侯恪能诗善赋,在公卿间很有名气,田尔耕曾试图拉拢侯恪,被侯恪严词拒绝。由此可见侯恪秉性磊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