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检测引力波花了多少钱?
最近出现了一大波关于引力波的新闻,到底什么是引力波?发现这个东西总共耗费了多少资金?
中国论文网 /3/view-7206308.htm
―Albert
维基百科的定义中,引力波是指时空曲率以波的形式从源头向外传播的扰动,这种波以重力辐射的形式传递能量。
想象平静的水面上站着一只四脚小虫,脚与水面接触的地方会因为压力而造成凹陷。如果它抬起一只脚,凹陷的水面会上升,然后荡起一圈圈波纹。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这次公布的检测结果是两个黑洞合并瞬间发射的引力波,相当于3个太阳质量转化成的能量。在宇宙中,这两个黑洞就相当于湖面上的小虫,相对论所说的“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描述的就是它们周围弯曲的时空现象。它们彼此环绕、碰撞的瞬间(1021秒),时空也如水波一样泛起涟漪,这就是引力波。它产生的关键在于质量分布的变化―天体保持静止或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都不会产生引力波;黑洞合并则会带来不对称的质量改变,这就提高了引力波的能量。
LIGO是美国国度科学基金会(NSF)主导建设的,目前由LIGO科学家协会(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具体执行,全球有1000多名科学家参与其中。这个机器的运行基于干涉仪器原理,激光器发射出激光,被分成两束,分别进入两个长2.5英里(约4公里)的真空管,它们相互垂直,两束激光在各自的管道中来回反射400次,然后在分光镜上重新相遇,干涉相消。引力波经过地球时,会改变管道的长度,也就是光线的长度,因而由管道镜面反射而来的光波会产生干涉条纹,进入探测器。
这个项目建立至今走过了40年,总共花费了11亿美元。1972年,MIT物理学家Rainer Weiss提出了这个尝试,1990年代,一些大型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开始筹建,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日本都有臂长百米至千米不等的探测器。然而2002年至2011年间,这些探测器共同的试验同样毫无结果。
引力波界大佬之一Bernard Schutz四年前在北京大学做学术报告时曾感慨:“我们花了几十亿美元找引力波,还是没找到,有时候我晚上睡觉会想,我怎么能和妻子睡在自己床上呢?我应该睡在监狱里啊。”
最近终于给我们答案的LI G O是项目组升级之后的Advanced LIGO,探测精度提高了10倍,这意味着可以探测的空间范围扩大至以前的1000倍,能够探测到1019米光线距离的变化。就因为目前探测器非常敏锐,项目组在华盛顿和路易斯安那分别建有一个监测站,只有两台机器报告出同样的结果,才能判定引力波信号的存在。
这样的担心有实例借鉴,德国汉诺威建有一个臂长600米的探测器,它经常会收到一种周期性信号,分析之后才得知,是远在千里之外大西洋的海浪对北欧大陆的影响。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 宋莺歌
微博互动专区
峰留网事:今年订阅《第一财经周刊》,实在是正确的决定。一本杂志就可以大致洞悉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之种种。上一次持续阅读一财,好像还是几年前的 事。
RE:谢谢夸赞,一起见证吧。
老付_:哈哈哈哈,《第一财经周刊》的这个“回家过年”的选题真是棒棒哒,就是这么回事儿,矮玛老穿越了。“回我大东北,谁也憋装×”。
RE:过年的执念看上去还会绵延不绝下去。
大连房俊:还是要看《第一财经周刊》,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对用户的生活方式有琢磨、引导。
RE:这算是大写的赞。我们尽量往这方向努力。
木子柒_:本来想买《电影世界》,却误打误撞买了《第一财经周刊》。联想到自己立下的复旦经济学系的理想,再看看自己放假以来一个星期的颓,羞愧无比。最近看剧看电影太多了,该停止了。
RE:无心插柳柳成荫。误打误撞是缘 分。
读者来信
我与一财的故事
一财君你好,
参加工作后一直想充实下自己,拓展知识面,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我还是更偏爱权威严谨的纸质杂志,翻阅了许多期刊杂志,但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只有贵刊和《看天下》。半年多来一直在家门口一对老夫妇经营的报刊亭购买,他们本是不进一财的,看我经常询问便每周与供应商预订一本给我,每次还特意收到货架下面,说是怕其他人买走。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不管我是出差还是外出晚归,他们总会留一本在那,我也习惯在就近的公车站下车,不管是否买书,总与他俩寒暄几句打个招呼。两个月没买一财了,手头事情终于忙完了才想起,本打算这次把未买的一财全部带回家,可来到报刊亭附近,放缓脚步,四处观望老夫妇都不在,坐在亭里的是一位年长的大姐。还是习惯性礼貌地询问是否有一财,业务不熟练的大姐慢吞吞地从书架上拿下一本1月初的刊物。后来从大姐口中得知老夫妇一个月前就搬走了,看到书架上稀稀拉拉陈列着往期的一财,“所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