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油画 有没有未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派油画 有没有未来-

海派油画 有没有未来?   提起海派,仅就二维空间的绘画领域来说,首先让人想起来的是这些画家――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虚谷云云。但在油画领域,亦有人动辄搬出“海派”之名头。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应邀参加了一些油画展开幕式或者研讨会,主办方、策展人不乏高挂“海派”名头者,然而有意思的是,各类所谓“海派”,仔细端瞧竟然未必有太多渊源。更有甚者,竟然有生在中原、求学于北京者,初到上海就自称来“赶海”,?一?海派的惊涛,颇有弄潮儿的派头。 中国论文网 /3/view-7210827.htm   那么,何为海派油画呢?海派的昔日光芒是否能照到其未来之路呢?   第一代中国西画代表   上海是西洋油画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之地。若论源头,就是如今一些职业画家不屑一顾的土山湾。作为舶来品的油画,随着现代中西方交流,叩开了中国的大门。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画馆传授油画,上海这座当时远东最为繁华的都市,以其独特的中西交融的文化环境,成为了中国油画的摇篮。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大批留学生赴欧学习绘画。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拧⒐亓肌⑽獯笥鸾?入了艺术界和大众的视野。或许因为19世纪以来中国画有“海上画派”之谓,所以这些从上海出发前往欧陆的学艺者,亦因他们出发的那个码头而被称之“海派”。   之后,虽然江山鼎革,可诸如吴作人、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俞云阶等,则成了“海派油画”第二代而被人时常放在一起评价。虽皆称为海派,然而纵观从刘海粟、林风眠到吴作人、吴冠中们各个时期的绘画,无论画风、格调、笔触,很少有近似之处。即使以个人论,比如吴冠中早期的画风,与20世纪中期去法国后转为抽象一路,亦是变化很大。   纵观美术史,自然有诸如早期做写实绘画而后画风辄变的先例――比如莫奈,最早曾经画些白描插图,而后转为具象油画,再后以《日出   西画领域,以地名而论画派者,比如威尼斯画派,乃是文艺复兴晚期一众画家所创。诸如乔尔乔内、提香诸君,确实是在绘画的二维空间里达成了一定的艺术共识。比如用写实技巧表现威尼斯当时的生活,比如画面绚丽人物俊朗。当然,此派中人本身也各有擅长。比如后期有人更擅长装饰性的富丽服饰描绘。这自然脱不开一时风尚所崇,然仔细端详,仍属威尼斯画派一脉,流风遗韵,款款相承。   国画领域,以地名而论画派者,除了吴昌硕、赵之谦们的海派以外,艺术上更臻上乘者亦多。比如扬州画派,就“八怪”而论,画技各有千秋,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不为当时正统画风接受,却因“我手绘我心”表现真实内心而相通。“扬州八怪”之通,是心相通。   由此看海派油画,当欧洲19世纪的油画语言传入上海,实现了油画本土化的过程。此间,诸如土山湾等处学画者,学到的自然是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西画。然而,此等启蒙非常重要,也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代西洋画家。   从生活中发掘内心感受   颜文?旁?经说:“同样画一个月亮,欢乐的人看到月亮觉得月色迷人,而一个离乡别井的游子看到月亮有时会引起思乡情绪。”这是第一代海派油画前辈的心得。   回顾2014年,一些海派油画传人在他们画展上披露的小情节,倒是有助于今人感受海派油画的精神。   比如陈钧德先生。2014年8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中国新表现1980―2014特别邀请展”期间,陈钧德在《新民周刊》报道中首次发表了他于1963年创作的肖像作品《小金》。当时,在这篇报道中提到:“比陈钧德小三岁的小金也跻身奶奶辈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风韵犹存。她是陈钧德创作于1963年的人物肖像《小金》的写生对象。我们与小金交谈中进一步印证,1960年代初,20多岁的陈钧德在战力文工团负责舞美设计,他利用别人休息时间偷偷钻研现代派绘画……”   无论何时何地,以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创作的取材对象,抒发胸臆,这难道不是当年颜文?诺认壬?的创作规律吗?   无独有偶。2014年夏我曾在上海展览中心序馆7楼嘉轩画廊看了《梦归沧浪》董蕾油画展。年已84岁的董蕾女士,恰恰是颜文?诺茏印V?所以年逾八旬还能办这一次展览,源于她与一位女实业家的友谊。女实业家慕名求画,董女士为之造像,一幅全身肖像,令这位女实业家喜爱非常。她甚至说,这幅画作可以传给女儿,乃至成为她终身的一幅记忆。她的女儿特为董蕾女士策划了这次展览。而在展览现场,我发现展出的多幅人物作品中,画中人是一位小女孩,从六七岁到十来岁,憨俏相宜,传神非凡。原来,画中人正是董女士的小孙女。作为董蕾作品《祖与孙》系列等作品的模特,那天她也以小嘉宾身份来到现场。   《祖与孙》七幅,描绘了老画家的孙女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气质温静的少女,面庞发缕及气韵颇似画家喜爱的好莱坞女星奥莉薇亚   董蕾出生在常州青果巷的书香人家,1949年进入颜文?糯窗斓乃罩菝雷ǎ?1953年任教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