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贪官与百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皇帝贪官与百姓

皇帝贪官与百姓    以《水浒传》为据,史家有言,中国古代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近现代某些学者将此现象视为国民性问题。但此现象是多因多果的,难以一概而论。 中国论文网 /5/view-7137890.htm    先秦古诗《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句,《艺文类聚》《乐府》《诗记》作:“帝何力于我哉!”《初学记》作:“帝于何有於我哉!”《太平御览》作:“帝何德于我哉!”无论怎么作,对老百姓来说,天高皇帝远,“帝力于我何加?”自己动手,凿井而饮,不必时刻想念三皇五帝。自力更生,耕田而食,无须谢主隆恩。作为普通百姓,只要缴足皇粮国税,谁也没理由找他麻烦。在日常生活中,普罗大众与皇帝之间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无缘无故,自然没有爱恨情仇。帝力与民无关,但牧民之官“官法如炉”,贪官如篦,“县官不如现管”,其中大有直接坑民害民的“硕鼠”,所以才有民怨名篇《硕鼠》。普通百姓往往意识不到,皇帝不种粮食不做工,皇粮国税本是民脂民膏,硕鼠本是朝廷命官,是等级制度利益链上的环节,是皇权委托代理人,也是皇粮国税的分享主体。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春秋末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在《法经》中指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无论王国,还是帝国,它存在的价值在于对外抵御侵略,对内打击犯上作乱,维护天下太平,推行礼仪教化,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国中无君王,自然“没有王法”,势必群雄并起,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民国初年,民怨云:“民国不如北洋,北洋不如大清。”民怨所指,并非体制机制问题,而是社会治安。部分士绅主张君主立宪,甚至主张恢复帝制,也很难说就是处心积虑地“反革命”,愚不可及地反共和,反宪政,而更可能是对“天下太平”的期望,希望恢复王法秩序。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之一《幽闺记》第十九出言道:“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皇家提供“天下太平”和礼仪教化,百姓上交皇粮国税,期盼明君,并非全是奴性使然,而是丛林政治生活中之无可奈何的依存关系。在官民对立中,“帝力”发动的横征暴敛是间接的,隐形柔性的,而官之“苛政猛于虎”是直接的,现实紧迫的,因此,才有“官逼民反”。在官员贪腐生态链中,大老虎既威胁皇权,也威胁天下太平,小苍蝇间接危害国计,直接危害民生,败坏世道人心。在反贪官这件事情上,皇家与百姓应是利益一致、目标一致。明镜高悬,不吃“窝边草”的清官能吏,皆是历朝历代和百姓喜闻乐见的。    关于皇家与百姓的关系,“以人为本”而论,其本质是人力资源“资本论”,并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意义上的“根本论”。在天子、父母官(含贪官)、子民三种关系中,百姓是皇家的人口资源,也是“牧民之官”的人力资源。唐太宗李世民所谓“舟水论”是句大实话,道出官家无偿利用百姓,歌颂安抚百姓,又惧怕百姓起风浪。在“载舟覆舟”利害关系链上,皇家与官僚系统是风雨同舟的,皇帝垂拱而治,坐享其成。官吏有坐船的,也有划船的,既利用百姓,也“划拉”百姓。如果没有弄翻龙舟之嫌,皇帝对贪官是容忍的。如果龙舟没有沉没之虞,贪官会选择坐顺风船,轻易不会弃船逃跑。    百代皆行秦刑法。历代刑法的第一类大罪就是反皇帝罪,无论鸡蛋碰石头,还是石头碰鸡蛋,倒霉的永远是鸡蛋。百姓不到陈胜吴广那样反正得死的绝境,轻易不敢拿鸡蛋碰石头,即使有天大的不满,也要“打着红旗反红旗”,以“忠君报国”“勤王清君侧”、反贪官等等合理合法的名义抗争,不到“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候,谁也不敢公然拔旗砍旗烧旗。同理,贪官污吏以权谋私,坑害百姓,也往往是保持“政治正确”,唱爱民歌,举皇帝旗,走官家渠道,发自己财。    皇帝贪官与百姓,就如此这样地磕磕绊绊相处了几千年。此中因果,史家笔下自有言说,可不论如何论定,总不应忽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的民意褒贬。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