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诗学渊源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诗学渊源论

红楼诗学渊源论   [摘要]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诗词创作和诗学理论主张的讨论,这种讨论融入了小说的血脉,成为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红楼梦》所构建的诗学思想体系深受当时所流行的明清诸家诗论的影响。一方面,《红楼梦》对明清诸家诗论的接受与传承,构成了观点鲜明的红楼诗学;另一方面,《红楼梦》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明清诸家诗论进行批评与改造。总的来说,这种接受或批评是客观而辩证的,也是符合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实际的。 中国论文网 /4/view-7256996.htm   [关键词] 《红楼梦》;明清诗论;意境;辞采;兴寄;乐府   [中图分类号] I20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2―0106―05   Abstract:There are a lot of discussions about poetry and poetics theor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hich has turned to be an organic composition of the novel. The poetic thought system constructed b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s of poetic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were popular at the time. On the one hand, the acceptance and inheritance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oughts of poetic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nstitute distinctiv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poetics. On the other h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lso criticizes the thought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oetics. Overall, this acceptance is objective and dialectic, and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Chinese ancient poetry creation.   Key words: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poetic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tistic conception; elegant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ficial conservatory in Han Dynasty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通过书中人物的吟咏酬唱,筹社组班,争冠夺魁,品评臧否等文学活动,发表了诸多对诗词的看法。这些诗论有时是作者直截阐述,但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说出,两者融入小说的血脉,成为了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虽属片言只语,但若加疏理,便可见其诗学自成体系,具有逻辑自足性。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红楼梦》多处所阐释的诗学思想和观点,很大一部分受到了当时所流行的明清诸家诗论的影响,其中既有借鉴与继承,又不乏批评与扬弃,鲜有明清诗坛流行的门户之见。探讨作为小说的《红楼梦》中所彰显的诗学思想与明清诗论的渊源关系,既可打破文体界线,拓宽文学的研究领域,深化对《红楼梦》的认识,又能从一个侧面厘清明清诗学的影响力,丰富明清诗学史的内涵。因此,本文拟从意境论、辞采论、兴寄论、格调论与乐府论几个维度展开分析,考察二者的渊源关系,以供学界同仁参考。   一意境论之溯源   诗之所以为诗,而不同于其它文学体裁,便在于诗不追求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与矛盾冲突等,而十分在意意境的营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斯为诗歌最为独特的魅力。因此,营造优美的意境历来都是诗人与诗论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红楼梦》的作者亦然。   《红楼梦》一书对诗词意境的讨论,不胜枚举,其精髓与重点全在一“真”字。作者强调有情感,方有佳句,有境界。如第四十八回,黛玉与香菱讨论写诗之法,香菱说,“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接着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1](P394)这句话传递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息,那便是《红楼梦》论诗认为有了真意趣,便有好词句,即使不加修饰也是好的。这样论诗的观点,在明代首见于茶陵派代表人物李东阳之诗论。李东阳论诗提倡真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