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生于苦难,成长于日本帝国对中国河山蹂躏的恐怖中;虽命运多舛,世事多艰,却没有被苦难与磨难吓倒,毅然投入到抗日救国的热潮中来。他就是生长于泗水河畔、京杭运河旁的裴兆富。在孩童时期,他就是一名优秀的地下交通员,而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八路军侦察员。市井之间,留下了他传递革命信息的足迹,芦苇荡里回荡着他入党宣誓的铿锵之声。他用生命连接起一个又一个交通站,他以牺牲个人与家庭的代价,换取了国家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历时八年,裴兆富参战五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他都是亲历者。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中国论文网 /6/view-7182563.htm
苦难经历点燃救国激情
大多数人的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裴兆富的童年却充满了贫穷与战乱的痛苦。
1922年7月15日,裴兆富出生于江苏省泗阳县里仁区裴于乡裴于村小兴庄的一个雇农家庭。童年时的裴兆富常听大人们讲,日本鬼子抢占了东北三省,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都要烧光、杀光、抢光。再后来,日本鬼子打进了关内,占领了北平,日军飞机在裴兆富家乡的天空转来转去,裴兆富和一群孩子就往庄稼地里躲。等飞机飞走了,他们才敢回来。
1939年,日军全面向华南、华东挺进。每当日军隔三差五地到裴兆富家乡扫荡时,裴兆富和老乡们就躲起来。等日军晚上回城后,裴兆富才和乡亲们回家,看到的则是一派悲惨的景象――房屋被烧,东西被抢,有的家人还被抓走去做了苦工……面对眼前一片狼藉景象和家破人亡的遭遇,乡亲们只能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悲愤。1940年夏季的一天中午,从西北开来了一支八路军的队伍。只见大道上一支长长的队伍走了过来,前头是骑兵队伍开道,他们头戴四角帽,身穿白衬衣,裤子上打着绷带,脚上是用线和布条打成的凉鞋,身背小马枪,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集合完毕,战士们分开走进街道和村子里去租房子。一进老乡家的院子,战士们就放下背包,找来扫帚、水桶、铁锹等,打扫院子,帮助挑水,然后再抱来草铺地铺,每天都是这样。对八路军的一言一行,老乡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油然生起敬佩之情。八路军宣传小组还经常找裴兆富他们这些青年谈心,给他们讲战斗故事,号召他们年轻人要积极站出来,团结并带领群众一起打鬼子。裴兆富仿佛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心中那团抗日救国的激情被一点点地点燃。
从那时起,裴兆富就和八路军宣传小组战士相处的很亲密,积极完成宣传小组战士分配给他的任务。如召集群众开会,向群众发放宣传单等。渐渐地他还帮助发动群众在村里组建贫农协会。那是1940年的10月,他负责开展宣传“二五减租”工作,节约粮草用来支援前线。在战斗打响的时候,他还组织担架队开展救助伤员的工作。时隔不久,他又组织村公所、乡公所、自卫队配合正规部队打日本鬼子。从此,裴兆富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芦苇荡里誓言铿锵
1940年的冬天,裴兆富被推选为自卫队队长,配合八路军抗击日寇。他带领乡亲们打了几次小仗,带领担架队抢救伤员,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时候还带领八路军侦察和追击日军,做得十分出色。后来,他又被推选为基干队队长。由于他的意志坚定,做事又有方法,得到了八路军的认可。1941年春季的一天,里仁区委派在裴于乡工作的一个叫仲名的同志找他谈话。仲名向他讲述了共产党产生、发展的过程,共产党的作用与意义,党的性质、章程、纲领等,还向他征求对共产党的意见。裴兆富说:“共产党是我们穷人的党,为群众做事,为群众做主。国民党是富人的党,为他们自己做事,欺压穷人。”
几天后,裴兆富的同乡,一个叫张大祥的指导员找裴兆富又谈了几次话。在谈话中,张大祥了解了裴兆富对共产党的认识情况,并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张大祥是本村人,裴兆富就直接问:“你加入共产党了?”张大祥说:“早加入了。”于是裴兆富说:“那我也加入。”
一天上午,张大祥找裴兆富开会,会场设在离家四五里远的大运河畔的芦苇塘里。参加会议的都是些平时捡粪、割草的穷苦人。待同志们都到齐后,张大祥把鲜红的党旗挂在了芦苇上,又把毛主席的八寸相片挂在芦花上。张指导员宣布裴兆富入党宣誓仪式开始。大家都举起右拳,张大祥带领大家宣誓。裴兆富极其认真、发自心底地说出每一句入党誓言。静静地芦苇荡回荡着他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言,洁白的芦花印证着共产党员坚贞的志向。裴兆富入党宣誓活动后,党支部书记向他们讲解了当前的工作与任务,并提出了方法与要求。这一天是1941年11月14日,如今已是94岁高龄的裴兆富老人,依然清晰地记着这神圣而庄严的一天。从这时起,裴兆富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了中国抗日队伍中坚力量的一份子。
秘密组织敌后游击战
1942年冬季,裴兆富带领基干队改编为乡里的游击大队,他担任第一中队长,从此游击队的范围扩大,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