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阎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父亲阎肃

我的父亲阎肃   我爸就是普通人,我9岁时,下棋他就下不过我了,他只是比谁都更努力学习而已 中国论文网 /7/view-7177948.htm   “你有什么特别想见、一直没见到的人?”儿子阎宇问。      “没有。”父亲阎肃答。   “你有没有一直想干、没干的事儿?你认真说。”阎宇又问。   “真没有。”阎肃又答,“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非要什么。”   没过几天,85岁的阎肃因脑梗昏迷。阎宇想起这段闲聊,憋得难受直掉泪。   敲钟的孩子   1937年日本人打来的时候,我爸7岁。爷爷带着一家老小从河北避难到武汉。日本人又打到了武汉,他们躲去了重庆。   刚落脚赶上重庆大轰炸,全城大火,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炸没了,全家一贫如洗。出身行伍的爷爷一辈子没哭过,当时就掉眼泪了。   爷爷到城里想办法,奶奶带着我爸和二叔在慈母山脚下的教堂寄宿,帮着教堂洗衣服,我爸他们就在教会学校上学。   教会学校的孩子每天就是读书、念经、祷告,学国文、数学、拉丁语。教国文的老教父是个晚清的秀才,满脑子四书五经,我爸的古文底子就这么打下的。不然,1964年歌剧《江姐》里第七场咏叹调里那段台词,我爸也不会这么写:“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愿得香甜满人间。”   那个时代,他敢反其意,将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在革命者身上。   我爸老考第一,学习最好的人每天早起上钟楼敲晨钟,这是教会学校里的最高荣誉。我奶奶在那儿洗衣服也觉得特自豪:这是我儿子在敲钟呢。   那时候我爸就已经喜欢上戏剧和音乐了。每到圣诞节、复活节,他特别热衷于参加唱诗班、节目表演。可能那时候他长得没有现在这么和蔼可亲,总演魔鬼。演得入迷误了功课,由第一名降到第三名,钟也不能敲了。我奶奶流着泪批评他:“好不容易培养你,你说你演什么戏?”我爸赶紧“负荆请罪”,又考到了第一名,又站在钟楼上了。   我爸说,他老忘不了那钟声,当,当,当,余音绕梁。   后来爷爷把一家老小接到花园路新买的房子,我爸去上了重庆最好的中学――南开中学。   进了中学,我爸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戏曲、戏剧、武侠小说,他全在这儿接受了。有时候我爷爷带他去看戏,有时候他早上先看一场电影再跑去上课。那时我爸是文艺积极分子,英文剧、朗诵、相声、快板、话剧、京戏,从没闲着。   豪侠之气   教我爸语文的老师赵晶片是中共地下党员,偶尔教学生一首歌,一唱,延安的歌。那时候重庆有不少靡靡之音,突然听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山那边哟好地方,讲民主呀爱地方”,特别振奋、向往。这些进步思想潜移默化。不过,没几天老师就被抓走了。   歌剧《江姐》第一代“蒋对章”的扮演者杨星辉叔叔是我爸的学弟。他说,经常有特务去学校抓老师,学生就追,“啪”的一枪,大家全趴地上。我爸能写出《江姐》,和他在重庆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爸慢慢接受这种信仰,开始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所有的学生运动都有他的身影,搞宣传,喊口号。国民党找些流氓假装出殡、迎亲,就把学生队伍给冲散了。稍一冲突,窜出彪形大汉抡起棒子就打,棒子上全是钉子,一打一大片血。   但我爸那时年轻,根本不懂得害怕。   重庆解放前,家里准备去台湾,我爸说要走你们走,我要留下来迎接解放。我爷爷当年41岁才有的我爸,那会儿他60了,那就听长子的,不走就不走吧。   重庆解放后,我爸已经考上了重庆大学,成了最早的一批共青团员。大二时,组织找我爸谈话,阎志扬(阎肃原名)啊,你可不可以考虑不念书了,来西南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搞宣传,新中国要树立新的社会思想。   我爸就跟着部队走了。   抗美援朝没结束,我爸跟着部队开进了朝鲜,白天了解英雄事迹,晚上现编现写现唱给战士们表演。   他没跟我描述过太多战场,但他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无名英雄烈士墓,就在附近的山坡,那么多人牺牲了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新坟旧墓一眼望不到头。20来岁的青年眼睁睁看着,一下就怔住了。      他后来一直把个人的事情看得很淡,都跟这有关。别看他是文人,本身就有豪侠之气,再加上革命英雄主义,你看他后来写的“大漠雄关,秋风铁马”,多多少少都有这点儿影子。在我做生意以后,他最爱跟我说的一句就是“江湖财,江湖散”。   这些词不是我写的,是自己蹦出来的   我爸上过大学,又有古文底子,革命初期经常需要编些顺口溜之类的鼓舞士气,他就自己编,还挺受欢迎。和平之后,他偶尔写个词儿、投个稿。   组织又发现了,说你还挺能写。于是让我爸专职搞创作。   二话没说,我爸就下部队体验生活去了。   刚去的时候,他是不太喜欢,到了广东,不知道啥时候回来。收拾菜地,擦飞机,然后代理连队的指导员。但他就怕一辈子在这呆着,可也不敢问。   我爸说,那时候他总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