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老妈回“娘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背老妈回“娘家”

我背老妈回“娘家”   最近,我做了一件轰动全村的事:背着84岁的老妈回“娘家”游故地。 中国论文网 /6/view-7182570.htm   老妈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市黑山县农村。自20岁嫁给老爸,便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家乡,随老爸流离颠沛,四处奔波,再也没有机会回娘家探望。老妈年轻时,我们几个子女还都小,老妈和老爸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一天到晚地忙碌,根本无暇回黑山县老家。老妈年轻时从不提回娘家的事,一是怕花钱。我们几个子女成家后,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二是担心我们工作忙,怕给子女添麻烦。所以回娘家省亲的事就耽搁下来,这一耽搁就是60多年!   平时,我们断断续续地从老妈嘴里得知:老妈生于名门望族,姥爷是东北军的军官,家境殷实,所以老妈小时不但衣食无忧,而且经常在北镇一带游玩,辽西著名的北镇庙、北镇古城、黑山老县城等等,都刻着老妈童年的美好记忆。   近几年,我们的家境相继好起来。双休日在乡下的老妈处聚会时,我们决定帮老妈圆一个跨世纪的梦――回“娘家”省亲!   双休日,开上两台私家车,3个儿子、两个儿媳共同陪着老妈回娘家省亲啦!   听说要回到阔别60多年的故乡走一走,老妈兴奋得一夜未睡好。次日天色刚见亮,两台车便载着老妈驶向北镇市。   我们早为老妈策划好了此行的路线:首站是老妈小时常去玩耍的北镇庙,二站是老妈小时常爬的医巫闾山,三站是储存老妈半辈子记忆的黑山县城,四站是老妈的出生地――黑山县绕阳河镇车屯村。   北镇庙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镇山庙,由于庙宇台阶较高,我们干脆背着瘦小的老妈上台阶。刚一踏进庙门,老妈的眼泪便唰地流了下来!――庙里的一切老妈是太熟悉了,每个角落都留下了老妈的笑声。走在庙内的高台上,老妈如数家珍地给我们讲解当年庙内的规模和轶事。84岁的老太太神采飞扬,精神抖擞,俨然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三军统帅!那神态,很难让人想象到:这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庙中的工作人员闻知老妈竟然是60多年前外嫁出去的“姑奶子”(东北地区对外嫁女儿的俗称),破例免了我们一行人的所有门票,并义务为老妈导游、讲解。   医巫闾山乃东北名山之首,以悠久博深的历史文化和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而享誉国内外。据老妈讲,小时,她经常和村中的伙伴到这里爬山、观景。闾山山势很陡,于是,我们哥几个干脆轮流背老妈爬山,从山门一直背到山顶。爬山途中,老妈说在哪停就在哪停,每停一处,老妈都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当年的场景及景点背后的故事,听得我们如醉如痴――我看见,老妈每每讲到动情处,眼里都含着激动的泪花……   进入黑山县城时,老妈直喊车开慢点:她的眼睛不够用了!60多年了,沧海桑田,这座县城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呀!老妈辨认了许久,才找到过去的老城门。老妈边看边感慨:“变了,全变啦,那片当时还是一片荒地,看,现在都成商贸区啦!发展真是太快啦!”   老妈如醉如痴地看着,久久不愿挪动脚步。   车子驶进老妈的出生地车屯村时,老妈执意要从村口下车:她坚持用自己的脚,踏在故乡的土地上!   84岁的老太太,就这样倔强地不让任何人搀扶,步履铿锵地走进了村口!   街道、民居、面孔,眼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崭新的。老妈虽然无法将眼前的一切与记忆中的印象对应起来,但她还是执拗地在村中的主街走了个来回。   路上遇到的乡亲没有一个熟识的,但都热情地上前与老妈打招呼,大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况味。老妈满脸是激动的泪水,拉住乡亲们的手,逐个询问儿时伙伴的境况。尽管村民们并不熟识这位瘦弱的老人,但从她话里话外也听出了端倪:她曾是这个小村走出去的“姑奶子”!于是,这个从家里拎来了土特产――花生,那个从家里背来了辽西的名品――梨干;老妈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嗓子眼儿里因激动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天将黑时,老妈才恋恋不舍地上车。临上车前我看见,她悄悄地将路边的一?g土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   行孝有各种,陪老人回阔别的故乡走一走,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尽孝方式。我们和老妈约定:明年夏季,我们还陪老妈回“娘家”!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