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殷契与育桃李
探殷契与育桃李
在胡厚宣的收藏中,有一封徐中舒来信,信中言道:
中国论文网 /4/view-7179656.htm
厚宣老友:
前得十月二十八日惠书,以有关子需的资料见示,帮助我完成了一篇“甲骨文中所见的儒”,厚惠至为感谢!此文将在川大学报上发表,约四五千字,如能有打字校样,当可先行请正!原拟写一篇“孔丘以前的儒家”,因为有关宗法的问题太复杂,只有留待以后再说了。
昨偶尔翻阅“殷虚文字甲编”自序,回想当日静心斋中我与彦堂最为亲近,当彦堂奋笔写“大龟四版”及“甲骨断代例”,每对我口讲指画不厌其详,及今思之犹在目前。吾等幸生盛世,今日在党的领导下乃得?〖?二十万片甲骨为一书,而厚宣实主其事,此一代盛业皆吾生友好精力所萃!闻“甲骨总集”明年可以出版,又痛彦堂之不能见及此书也!
不见已逾十年。贱状今年较前时已有进步,惟尚不拟作远行。此有二因。一、近年来我深居简出,每出,儿辈都怕我不能适应近代都市交通纷繁的情状,总要派一个人左右扶掖,所以这几年来我单独外出的时候很少。二、近年我时患失眠,近来虽较好,但一易新地,又怕旧病复发。有此二因,都门之行只有等待有机会,有人同行,才能成为事实。相见尚未有期,临书曷胜怅惘!
??此奉复,顺颂
撰祺!
徐中舒
1975、10、21
徐中舒信中称胡厚宣为“老友”,曾让胡厚宣很是受用,时常提及,亦或是此信被妥为珍藏的原因之一吧。说起徐胡二人的交往的确很久,但实际上,徐中舒乃胡厚宣的业师。
胡厚宣192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1930年升入本科史学系。“正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9年从广州迁来北京,所址就在北海,总办公室和历史语言两组在静心斋,考古组在蚕坛。1931年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兼任北大史学系主任,他自己并请史语所的研究员们在北大史学系兼课,以便物色合适的学生毕业后吸收到史语所来。用傅斯年自己的话说,就是拔尖主义。”“那时傅斯年先生自己开中国上古史择题研究,李济、梁思永两先生合开考古学人类学导论,徐中舒先生开殷周史料考订,董作宾先生开甲骨文字研究。”“徐先生的课,连续开了两年,我上课时所记的笔记,后来被先生要去,供给他的清华研究院的同学周传儒先生参考,周先生根据它写了《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一书,1934年在开明书店出版。董先生上课,有自编的讲义《今后怎样研究甲骨文》,后来收进《平庐文存》和《董作宾先生全集》中。但董先生上课不经常,殷墟一有发掘,他就去安阳了。”①对“这几位先生开的课,我都选修了。毕业以后,由于他们的介绍,我进了史语所的考古组”。胡厚宣在另一篇回忆中谈到,“他们的介绍”一语中的“他们”,即是徐中舒、董作宾两位先生。②
徐中舒幼年家贫,在艰难困苦中勤奋求学。1925年,徐中舒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接受王氏的“二重证据法”,开始从事历史学和古文字研究。1929年徐中舒为傅斯年所聘请,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编辑员,一年后升任研究员。在此期间,正是中研院的殷墟发掘如火如荼,出土文物源源不断,重要成果震惊中外之际。徐中舒作为史语所一分子,虽未有亲自参加田野考古,亦时时关注发掘之进程,并且陆续发表有《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耒耜考》《说古玉》等论文,确立了其在史学界的地位。①
胡厚宣则有幸加入到殷墟发掘的行列,先从梁思永先生带队,去安阳殷墟发掘团工作一年,参加了对殷墟第十和十一次发掘,具体负责一○○四号大墓的工作。随后胡厚宣回到南京,协助董作宾先生编辑《殷墟文字甲编》,并撰写《甲编释文》。1936年史语所开始殷墟第十三次发掘,在小屯村北地C区发掘出编号为一二七坑的一大整坑甲骨。由于在发掘现场清理不方便,就连泥带土做成大木箱,将甲骨运到南京所内,放在图书馆楼下大厅,在董作宾的领导下,由胡厚宣带着技工做室内发掘工作,剔剥、绘图、清洗、拼合、编号等,前后八个月,共得17096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将中国信而可征的历史提早千年,极大丰富了殷商历史的研究。四十余年之后,晚年徐中舒有感而道:“回想当日静心斋中我与彦堂最为亲近,当彦堂奋笔写大龟四版及甲骨断代例,每对我口讲指画不厌其详”。
持续十年的殷墟发掘因日寇侵华而被迫中止,徐中舒赴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授。胡厚宣也于1940年史语所从昆明迁南溪之时,离开工作了七年的史语所,到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在大学部教课。在齐鲁大学,胡厚宣主要编写了《甲骨学商史论丛》一书。自1944至1946年共出版四集,初集四册,收论文20篇;二集二册,收论文4篇;三集一册,收论文6篇;四集二册,收论文3篇,共四集九册收论文33篇。
《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印出,徐中舒为写一序道:
余生既逢甲骨之发露,故师友间治此学者尤众。而陈义丰长,用志专篇,翕然为世所崇信者,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