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课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精要.ppt

中科大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课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进制(BCD)编码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1. 单极性编码 2.8 编码 十进制数 二进制数 二-十进制数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111 1110 1101 1100 1011 1010 1001 1000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 0001 0101 0001 0100 0001 0011 0001 0010 0001 0001 0001 0000 1001 1000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 十进制数与二进制码、二-十进制码的对应关系: 2. 双极性编码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2.8 编码 十进制数(分数) 符号-数值码 偏移二进制码 2的补码 +7/8 +6/8 +5/8 +4/8 +3/8 +2/8 +1/8 0+ 0-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111 1110 1101 1100 1011 1010 1001 1000 1000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 0111 0110 0101 0100 0011 0010 0001 0000 0000 1111 1110 1101 1100 1011 1010 1001 1000 2. 双极性编码 符号-数值码 特点: 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其它各位是数值位。 优点: 信号在零的附近变动1LSB时,数值码只有最低位改变,这意味着不会产生严重的瞬态效应。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2.8 编码 缺点: 有两个码表示零,0+为0000,0-为1000; 转换器电路比其它双极性码复杂,其造 价也较昂贵。 偏移二进制码 特点: 其代码完全按照二进制码的方式变化,不同之处,只是代码简单地用满量程值加以偏移。 以4位二进制码为例,代码的偏移情况如下: 代码为“0000”时,表示模拟负满量程值,即-FSR。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2. 双极性编码 2.8 编码 代码为“1000”时,表示模拟零,即模拟零电压对应于2n-1。 代码为“1111”时,表示模拟正满量程值减1LSB,即FSR-FSR/2n-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以上偏移情况可以用表达式概括如下: 偏移二进制码 2. 双极性编码 2.8 编码 比较:单极性二 进制码 Umax = 111 111 111 111= + 9.9951 V Umid = 100 000 000 000 = 0.0000 V Umin = 000 000 000 000 = -10.0000 V 优点: 缺点: 转换器容易实现,还很容易变换成补码。 在零点附近发生主码跃迁。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例子: 对于一个满量程电压是-10V~ +10V的12位偏移二进制转换器而言: 偏移二进制码 2. 双极性编码 2.8 编码 2的补码 补码的构成方法: 方法1: 补码符号位与偏移二进制码的符号位相反,而数值部分则相同。 方法2: 正数的补码就是二进制码; 负数的补码是先把相应正数的二进制码所有位取反,然后,在最低位加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2. 双极性编码 2.8 编码 例子: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2的补码 2. 双极性编码 2.8 编码 优点: 转换器容易实现,对于数字的代数运算非常方便,因为减法可以用加法代替。 缺点: 在零点附近发生主码跃迁。 例子: (不考虑进位) (不考虑进位) * 产品平均市场寿命从七十年代末的近十年缩短到九十年代中 期的2.4年;与此相反,产品的平均开发时间从七十年代末的一年 增加到九十年代中期的五年多。这对矛盾是对企业新产品开发能 力的极大的压力。 t 0 q 2q 3q xS(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