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愤怒是我创业初始驱动力.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微:愤怒是我创业初始驱动力.doc

王微:愤怒 是我创业初始的驱动力   愤怒的情感存在于我幼时的意识里,并伴随着我的成长。如果你认识那时的我,你或许看不出来,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还能如此充满愤怒。那时的我对学校愤怒,对教育愤怒,对一切相关的东西部充满反感和仇恨。这种感情推动了我很多年:离开中国,到达美国。离开美国,到达法国。离开法国,再回到中国。尝试,失败,再去尝试。   以下为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innovFest 2013主题演讲实录(中文版),英文版见此:   非常感谢大家。我通常是不太情愿在学校组织的这种活动上发言的,特别是这么优秀的大学,因为我以前喜欢逃课而不是上课。我担心会给你们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   几天前我刚过四十周岁生日。当我很小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老人,比如说18岁以上的人,他们的生活该是多么了无生趣,暮气沉沉。然而,我18岁之后每次过生日都会非常惊喜地发现,忧态还不错,生活竟然还是磨砺与乐趣兼具。就在几天前,我还看到了新浪微博上一条消息称:联合国刚刚将任何未满44岁的人定义为“青年”。我松了一口气。我还是个青年官方的,联合国都这么说了!当然,或许这又是一个微博上流传的让人信以为真的故事,但在40岁时能重生为青年,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所以,我今天不是以老人的身份来到这里,而是以青年人面对青年人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愤怒。   我的父亲出生在独立前的新加坡。我的祖父在20世纪初来到这片土地安家。家里传说,我的祖父当时在殖民署警察部队工作,是那里唯一的中国官员,而他的副业是从老家偷渡人口。你可以说是人口贼卖,但应该算是有益的那种吧。在他三十来岁的时候,就突然毫无征兆地去世了。此后在战争期间,为了逃避日本人,我的祖母带着全家人回到了福州的老村子。在逃亡的路上,她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并且被迫把两个孩子送了人。其实她也并没有真正从日本人那里逃脱,而后来又被困在中国一直到她去世,在动荡的年份里饱经人世沧桑。在我的记忆中,祖母虽然上了年纪,但她依然美丽、聪颖以及充满深深的愤怒。   父亲在大陆长大。他干得很不错,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然而在我小时候,我记得他同样拥有深深的愤怒,主要源于错失的机会,失去的自由。他的梦想是去环游世界,探索群山,在科罗拉多河游泳。而现实生活中,他唯一一次难忘的游泳却是为了逃避红卫兵的追赶而游过了一条河。现在的他己近八十,行走不便,当他终于看到了科罗拉多河时,也不能再游。   所以,这种愤怒的情感存在于我幼时的意识里,并伴随着我的成长。如果你认识那时的我,你或许看不出来,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还能如此充满愤怒。那时的我对学校愤怒,对教育愤怒,对一切相关的东西部充满反感和仇恨。这种感情推动了我很多年:离开中国,到达美国。离开美国,到达法国。离开法国,再回到中国。尝试,失败,再去尝试。   即便如此,我还是幸运的。我拥有了父亲不曾有过的探索机会,而我祖父在我这个岁数,就已经去世多年了。   对我来说,愤怒没有使我成为笼子里的团兽,不断地挠心,而是成为了不懈的推动力。成立土豆也是源于愤怒,因为才华的无法施展而愤怒。优秀的作品无法让更多人看到,太多人沉溺于那些让大脑麻木的电视节目。创新,努力创业,克服一个个无法避免的障碍,跌倒,爬起来,接着前行,接着主导,这些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些都是团难的。愤怒,给了我初始的驱动力并旦支持着我在创办土豆的最初几年里奋进。   对于听众里的一些未来的创业家,我希望你们和我一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原动力。我也希望你们的原动力是一种相对更为积极但依然行之有效的情绪。   第二个我想和你们分享的故事是关于时机。   有时我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创业的最佳时机是什么?在学校?毕业后?工作几年后?工作很多年后?市场上升的时候?萧条的时候?技术非常早的时候?很早?有些早?或差不多正好早?   在05年初期我开始做土豆的时候,按照大多数标准衡量,时机是比较差的。我们是第一家,是在YouTube之前,所以没有可比较的美国先例。那时中国的网络产业还在消化泡沫年间产生的余量,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新风险投资。中国经济正处黄金五年,所以钱和人才都在传统产业中打拼,要设法找到志趣相投的人才非常难。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土豆并没有一个幸运的开端。我们设法融到了50万美元,而放弃了公司30%的股权。当时我觉得还不错。   随后,互联网产业开始迅速蓬勃起来。2005年年底的时候,风险投资开始重回网络行业,一开始涓涓细流,但迅速变成了涛涛江水。仅仅在我们第一轮融资6个月之后,土豆的估值翻了20倍,而且在此之后不断地增加。宽带的拓张使得视频浏览迅速变为了重要的网上活动。用户数量差不多以每月5到10倍的速度增长。现在看来,在早一些的时间成立土豆,时机还是不错的,我们能够先期积累品牌和观众,并从新的局面中受益。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