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连山下谱新曲红色高台写华章.doc
祁连山下谱新曲 红色高台写华章
这里曾是北凉政权的发祥地;
这里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红色圣地;
这里是省内外闻名遐迩的湿地之城、戈壁水乡;
这里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崇尚教育的热土。
高台,一个16万人口的小县,从1985年实现“普初”到1994年“两基”达标,从1998年着手实施素质教育到2000年开始调整教育结构,从2002年新课程改革试验到2004年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从2005年校安工程的实施到现在D级危房的全部消除,谱写了一曲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壮丽凯歌。高台人民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了一条满载希望的“两基”之路,希望之路。
1994年10月,一个金色的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难忘的岁月。甘肃省政府赴高台县“两基”评估验收团的领导们郑重宣布:“高台县两基各项指标达到现阶段国家标准,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高台,终于实现了“两基”,这是20世纪16万高台人民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的教育大文章的精彩一笔!这是高台教育史上最光辉的篇章!这是高台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为实现这一目标,高台人民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面对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一成绩,高台县党政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冷静地认识到:实现“两基”目标只是全县教育迈向新里程的一个起点,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任务将更艰巨,“两基”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普及标准,由义务教育的“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普及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全面实现高台教育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高台,向着“更高台阶”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台县紧紧围绕“义务教育抓特色,普高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规模,学前教育抓规范,特殊教育促和谐,素质教育贯始终”的工作思路,夯实了教育发展基础,谱写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三个确保”,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确保资金投入的全额到位。县委、县政府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积极落实省定教育经费标准,优先安排教育经费,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育经费全额用于教育。并多方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专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2008-2010年,已按省定标准全额拨付,并纳入财政预算。中小学教育经费推行了“校财局管”新机制,健全完善了高台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心的监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经费得到有效监管。加大了审计监督力度,确保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学校,无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严格按照计征比例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确保应征尽征,全部用于学校建设。
二是确保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近四年全县共投入校舍改造资金1.1064亿元,新建学校4所,改建学校33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60123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面积27070平方米。其中,2008年,投资647.3万元,改造建设10所学校,新(扩)建校舍面积6784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7015平方米。2009年,投资5394.38万元,改造建设学校18所,新建(扩)校舍面积21170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5466平方米。投资3500万元在县城新建一所中学(高台三中)。2010年,投资2845.8万元,改造建设学校5所,新(扩)建校舍面积20255平方米,消除D级危11373平方米。其中投资492万元,新建寄宿制小学1所(照中小学),为山区离校远的小学生提供了住宿、生活条件;投资1800万元新建了集学生活动和市民活动为一体的21840平方米的高标准活动场一个。2011年,计划投资2177万元,改造建设学校4所,新(扩)建校舍面积11914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3216平方米。其中,在县城新建了1所小学(西街小学),完成投资15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7597平方米。计划在城区新建一所幼儿园,现在即将竣工投入使用。2009-2010年共投入资金102.7万元(市级资金18.7万元,县级资金84万元),为17所学校配置灶具27套。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305万元,建起了36个创新思维训练实验室,装备了5所初中的理、化、生实验室,集中配备体育器材5000多件,音、美器材4000多件。集中购置液晶电视196台、电子白板101套、台式电脑465台、笔记本电脑512台。已建成微机室55个,配备微机2719台。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22个,多功能教室及多功能厅592个,电子阅览室22个。全县初中169个班级实现“班班通”,其中,有101个班实现了电子白板模式的“班班通”,全县小学实现“班班通”的学校达89%。省上给5所初中配备了理、化、生实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