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守儿童问题的变与不变
留守儿童问题的变与不变
春节长假刚结束,很多打工返乡过年的农民尚未回城,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总体布局留守儿童问题。这是迄今中国大陆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规格最高的文件。意见明确了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和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在强调政府主导的同时,要求“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意见》中“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与国际接轨,但是在当前中国城乡二元鸿沟背景下,如何借助政府扶助,充分发挥家庭责任,是一道不小的难题。全国妇联曾于2013年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估算大陆至少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3.37%,数量高达205.7万。此次《意见》强调了家庭责任,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但如果没有其他配套措施的跟进,能在多大程度解决留守儿童独居问题,仍不乐观。
作为近年来留守儿童恶性事件频发的贵州省,解决问题的措施在不断增加,力度也不断加强,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向《凤凰周刊》介绍,目前贵州省共有0-14岁的留守儿童约105.7万人,要想完全解决他们的问题,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山村今昔
2月,贵州毕节市的空气阴冷潮湿。环东路上,车来人往,无论菜场的菜贩、烤豆腐的阿姨,还是修理店的老板,对于三年多前发生的那场悲剧,似乎都成了遥远的过去。
2012年11月,5个从七星关区海子街镇擦枪岩村流浪到市区的留守儿童,在环东路附近的一个垃圾箱内烧火取暖,最终一氧化碳中毒身亡。据称,这些孩子家庭贫困,以稀饭和盐巴为食,曾经多次逃学外出流浪。
2015年6月,同样是毕节市,远郊的天坎乡茨竹村有4名留守儿童在家服毒身亡,则进一步暴露出,留守儿童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问题,还有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逃学现象曾经比较严重。”一位曾在毕节城里找他的孩子多次的家长告诉《凤凰周刊》,五年前他读初中的孩子经常逃课,有时候直接爬山去玩几天,有时候从毕节直接打车去亲戚家,最多的一次在网吧连续上网一周。大酒店的大台阶上、路边的客车车厢、公路下面的桥洞经常睡着孩子,天气冷了,就从垃圾箱里翻出破烂生火取暖。
不过,这一情形如今已不复存在。《凤凰周刊》记者多次前往毕节人民公园东面的桥洞――这里曾是一个流浪儿童据点,如今已经看不到一个孩子,街上巡逻队员的任务之一,便是发现并救助流浪儿童,把他们送回家。
一系列的悲剧确实给毕节带来了变化。比如多个乡镇还启动上千亩的果园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希望留住外出打工的农民,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
一位农村小学的校长告诉《凤凰周刊》,如今农村学校多了一件任务,即开展老师的心理教育培训,专为留守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一个创新性的举措是,一些村子已经试行“在敬老院附近建幼儿园”,形成老少共管互管。
丙申春节,大量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家过年,一两周后,他们又返回浙江、广东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打工,很多长途客车运营老板都在乡里设置售票联系点,车费比平常要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挣钱是村民外出打工的目的,贵州大山里,石头缝里的庄稼收成不理想,许多乡镇,很难找到一个可容纳五十人以上的企业。欠发达的经济现状,年轻人只能走出乡村打工赚钱,而且,对于没有养老金的农民来说,多生几个孩子,就意味着年老的时候多几分生活保障,从而也造成了更多的儿童在留守。
除了生孩子和打工,年轻夫妻的另外一个重大任务是:建房子。许多夫妻在沿海地区的工厂里俩人一个月可以挣到6000元,打工五六年时间,可以积攒10万元左右,然后回家修一栋100多平方米到300平方米不等的房子,却常年只有孩子和老人在居住,很多当地人形容为“只有新房没有家”。
据悉,4个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后,其父亲从打工地返回毕节处理后事,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在村里出现过,直到2015年12月才回到家中,待了一个月左右于2016年1月初又返回福建在一家渔船上打工,没有在家过年。据其亲人介绍,4个孩子的母亲,事发8个月至今,一直没有在村里出现过。
孩子的妈妈们“跑了”在当地亦非常普遍,一个村民介绍说,“这年轻人在外面打工时好上了,生了孩子送回老家来,一看村子里这种条件就不愿意继续过了。”
根据村委会留守儿童档案,该村151名留守儿童中,有43名儿童的母亲那一栏标注的是“无联系”、“失联”、“离家出走未归”等字样。
基层的压力
18岁的贵州大方县女孩何娇,是2015年当地唯一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她出生于农村家庭,母亲在她11岁时过世,父亲在贵阳靠搬运零散物品为生。何娇有很多同学中途辍学,外出打工。她告诉《凤凰周刊》,他们同学之间很少联系,不知道生活情况如何。
《凤凰周刊》记者采访发现,在毕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