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女性题材诗歌创作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伟业女性题材诗歌创作研究

吴伟业女性题材诗歌创作研究   摘 要:吴伟业女性题材诗歌创作颇丰,却鲜有专文论及,本文将其诗作分为情诗恋歌、怀古咏史、感时伤事三类。他最擅长感时伤事一类,尤以长篇叙事诗名世,笔下的乱世女子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身世之感与故国之思渗透其中。 中国论文网 /5/view-7255591.htm   关键词:吴伟业;女性题材;感时伤事   作者简介:刘洁(1990-),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文;曹潇(1992-),女,山西运城人,辽宁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以女性形象入诗古已有之,可追溯至我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后代以女性为抒写对象的诗作更是层出不穷。本文选取明清易代之际的诗人吴伟业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类型、艺术特色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作品类型   如果我们将诗人有关女性题材的诗作进一步细分的话,会发现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情诗恋歌类、怀古咏史类、感时伤事类。   (一)情诗恋歌类   吴伟业曾经年少轻狂,在烟柳繁华地留下足迹。他作于崇祯年间的《子夜歌十三首》就以自己早年狎妓生活为蓝本,模仿女子声口将深情娓娓道出,深得古辞神韵。不同于一般士子与歌伎露水情缘似的相遇相别,他满怀真挚的爱情,这主要体现在他与秦淮名妓卞玉京的交游上,代表作《琴河感旧四首》《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琴河感旧四首(其四)》“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揣袖费逢迎。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相爱之人不得相守,曾经的过往渺如前世,读来凄恻感人。《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紫台一去魂何在,青鸟孤飞信不还,莫唱当时渡江曲,桃根桃叶向谁攀”,沉痛的哀思浸润于字里行间,让人想到古人感念妻子时才会写的一系列悼亡诗。   (二)怀古咏史类   他的这类作品名为怀古,实则喻今,集中创作于清顺治三年南明政权相继颠覆时期和清顺治十年应召北上途中。前者如《读史杂感十六首(其五)》“闻筑新宫就,君王拥丽华。尚言虚内主,广欲选良家。使者螭头舫,才人豹尾车。可怜青?V月,已照白门花。”表面上是写陈后主广纳妃嫔,实则讽刺弘光帝好色荒淫,末两句点出这些被选中的女子悲惨的命运,她们在战乱中被清兵掳去,免不了像王昭君一样客死异乡。后者如《扬州四首(其四)》“拨尽琵琶马上弦,玉钩斜畔泣婵娟。紫驼人去琼花院,青?V魂归锦缆船。豆蔻梢头春十二,茱萸湾口路三千。隋堤璧月珠帘梦,小杜曾游记昔年。”扬州还是记忆中的扬州,只是那些记忆深处的豆蔻芳华再也无从寻觅,作者再次以昭君作比,指出这些正值妙龄的扬州女子同前诗中提到的南京女子一样,亦遭清兵掳掠,最后也逃脱不了惨死北方的厄运。   (三)感时伤事类   吴诗中此类诗作包罗万象,按女子身份大致可划分成三类:贵族女子、妻女、歌伎。贵族女子类作品,如咏明田贵妃的《永和宫词》,咏明宁德公主的《萧史青门曲》,咏明长平公主的《思陵长公主挽诗》,咏明中山之女的《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等;妻女类作品,如悼念亡妻的《追悼》,痛失爱女的《哭亡女三首》,疼惜女儿小小年纪就遭逢国变母病双重灾难的《幼女》,怜惜女儿因夫家被流放与其夫君生人永隔的《赠辽左故人八首(其八)》等;歌伎类作品,如写秦淮名妓陈圆圆的《圆圆曲》,写秦淮名妓寇白门的《赠寇白门六首》,写刘泽清歌伎冬儿的《临淮老妓行》,写一个贫家女子自小被家人卖入豪门做歌舞伎的《临顿儿》等。作者以沉痛的笔调将以上乱世女子的悲惨命运一一道出:庆幸田贵妃死于国破之前,同情宁德公主沦落民间,哀挽长平公主抑郁而亡,悲愤中山之女惨遭清兵掳掠,痛悼妻女死于乱世,怜惜歌伎的悲欢离合……显而易见,这些作品绝不是简简单单地叙述女子凄惨的身世,而是无一例外地与家国之痛、兴亡之感融于一体,谱成一曲和着女子血泪的乱世悲歌。《圆圆曲》最具代表性。它借吴三桂与陈圆圆悲欢离合的故事,讽刺吴三桂叛国投敌的丑恶行径,辞采华艳,音韵流转,在当时广为传颂,堪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比肩。   二、艺术特色   吴伟业是清代诗人中的佼佼者,他在创作诗歌作品时,拥有自觉的艺术追求。   (一)选材和视角:历史学家的视野   吴伟业自小喜读史书,入仕之初,进任翰林院,肩负编修国史的职责,这些因素自然影响了他诗歌的题材取向。《且朴斋诗稿序》“古者诗与史通,故天子采诗,其有关于世运升降、时政得失者”,这种以时事入诗的创作思想渗透到他具体的诗歌创作中,感时伤事诗就成为最有分量的一类。而此诗史观一旦与女性题材相结合,就会将女性个体的悲欢离合与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结合起来,身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