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昌硕花鸟画用线之浅论
吴昌硕花鸟画用线之浅论
【摘 要】吴昌硕是中国艺术史上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中国画大师,他以书入画,把大篆运用到中国画的笔法中,并完善、巧妙地运用,丰富了中国花鸟画的线条表现。他的作品不仅创造了独特的、古拙雄健的风貌,对现当代中国花鸟画技法的影响也甚大,并且在向现代演进过程中有着革新推动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7/view-7143188.htm
【关键词】吴昌硕;花鸟画;线条;以书入画
中图分类号:J222 nbsp; nbsp; nbsp;文献标志码:A nbsp;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66-02
吴昌硕(1844―1927)是近现代交替时期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杰出的书画大师。他以书入画,在构图、造型、笔墨、设色等方面推陈出新,创造了独特的“古拙雄健、气势撼人”的画风,形成我国文人画发展史上又一高峰,是“海上画派”的集大成者,开启了中国花鸟画的新时代风貌。
一、吴昌硕绘画风格源流
(一)吴昌硕绘画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
吴昌硕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此时期,他在书画艺术上追求浑厚、力量,崇尚秦汉古风、碑学。邓石如以篆隶笔法写真书,赵之谦以六朝碑法入画,而吴昌硕在花鸟画中运用金石气息追求浑厚、苍茫,显然是受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艺术审美由工整、细弱的文人画的淡雅转为对大气磅礴、豪迈的追求,开始崇尚“金石”之气,吴昌硕绘画的“苍茫、古朴”正源于这种“金石气”。受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个人独特经历的影响,吴昌硕在思想、性格上高逸孤寂、与世无争,所处时代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得这位文人画家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性格。
(二)吴昌硕花鸟画风格形成的师承关系
吴昌硕自从艺到中国画艺术走向成熟,经历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道路。他自言“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集众家之长,继承和发扬了文人画的精髓,深入探索研究,使文人画在新时代里不断创新。
吴昌硕花鸟画风格形成的师承问题可溯源到宋元,其在80岁所作的《清供图轴》中题词道,“你是北平张孟皋,有此本色古逸,笔意直接宋元,真奇品也……”我们便可清晰看到他对宋画的借鉴。
吴昌硕曾评价说:“青藤书画法外法,意造有若东坡云。”①徐渭“意造本无法”的独创精神和豪迈的气度给了吴昌硕极大的启示,在吴昌硕的水墨花鸟画中就能看到他笔墨淋漓奔放的表现踪迹。
吴昌硕在国画作品《效八大山人》中赞叹道:“苍茫自写兴之恨,真迹留住三百载。”②对八大山人象征手法和用墨的苍润有力大加称赞,也给了他的花鸟画创作很直接的影响。
在评价石涛的一幅墨荷时吴昌硕说:“毕竟禅学通篆学,几回低首拜清湘”③,又在一幅《雁来红》中题到:“拟清湘老人而浑古朴贸之趣远不及”④。可见,其对石涛注重“似貌取神”来达到“不似之似之”极其敬佩。
扬州画派继承八大、石涛精神,所表现出的自由笔墨,与吴昌硕花鸟画在选材、表意及画面上的处理很是相似。吴昌硕无疑是吸收了扬州画派的风格,特别是对金冬心、李复堂的借鉴。
除了吸收、借鉴传统绘画精髓,吴昌硕对同时代的画家也有广泛的学习。他没有简单复制古法,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而是借鉴传统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代众多画家中,对吴昌硕花鸟画影响较大的有赵之谦、任伯年、蒲华。
赵之谦把书法篆刻上的成就引入到花鸟画中,受八大山人、石涛等影响,笔力健劲,用墨饱和,他所画的《延年益寿》,《葡萄》等作品运用没骨法,与后来吴昌硕《画菊》中如出一辙;任伯年与吴昌硕可谓是师友关系,吴昌硕曾向他请教国画之法,临的《醉钟馗图》酷似任伯年勾勒、泼墨、细笔掺用时的笔意;在艺术上吴昌硕与蒲华有着共同的审美,以书入画,笔意奔放,饱墨淋漓。自嘉庆道光之后,能以气势磅礴取胜的在世者,吴昌硕之外,唯有蒲华。
总之,吴昌硕的绘画博采众长,继承了徐渭、八大的奇纵,却更为热烈,吸收了任伯年、蒲华的笔墨酣畅特点,却苍茫雄奇,又贯通他在书法篆刻上的金石古味,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风格韵味。
二、吴昌硕花鸟画中线的表现
吴昌硕花鸟画的风格可用“苍茫古厚、气势撼人”来概括,这一风格的形成与他在书法篆刻方面的造诣密不可分。他以金石起家,间及书法,对笔墨用线的表现建立在篆刻与书法上,以书入画丰富了花鸟画线条品味的表现力。
中国画源于甲骨、青铜、汉砖的刻画,具有“以线示体”的艺术特征,线条成为中国画的基本造型手段和重要特征之一。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日象形,则画之意也。是固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⑤和元代赵孟?\提到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同。”⑥均揭示了书画相通的道理。书画相通,不仅指线条艺术,也指笔墨技巧。“书画同源”,为书法入画提供了可能,使花鸟画线条的技法不断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