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使命感,但并不想说服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有使命感,但并不想说服谁

我有使命感,但并不想说服谁   全球研究恐龙的学者只有一百多人, 中国论文网 /6/view-7226939.htm   在中国顶尖的恐龙研究者也不超过十人。   一块古生物的骨头化石,   一个80后青年的另类创作――   这两者,   是如何打通的?   在纸上组装古生物的骨头化石   29岁的赵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科学艺术家”。2015年初,他和袁隆平等11位专家一起,被评选为“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赵闯能借助一块古兽的骨头化石,用艺术手段复原已经灭绝了的地球古生物。他定义这份职业是“时空旅行者”,穿越时空障碍,让化石在纸上组装,重新站起来。   来到赵闯的工作室,确实挺“穿越”的。   工作室墙上挂着油画,箱子里装着素描,地板上堆放着雕塑――主题都是“恐龙”。   他指着颜色不同的两只南美洲恐龙雕塑,调侃有只颜色调坏了,像六块钱的地摊货;又拿起“沧龙”,指着它眼睛和鼻孔之间的小凹槽说:“这是颊窝。很多远古的爬行动物都有颊窝,以此感觉温度的细微变化,判断天敌和猎物的方位。我必须做这个凹槽。小时候没玩过特别像样的恐龙类玩具,现在自己做自己玩儿。”   书桌绕了半面墙,立着好些大部头的书,基本跟化石、考古相关。两台大电脑,一台正用来绘制“长羽毛的恐龙”,一台好像放着一部科幻电影。      赵闯随机打开了一张电脑绘图:此物似鸟非鸟,头羽亮红高耸,翅膀黑白相间,尾羽蓬松,两只后肢强壮如兽,正在站立长啸――这竟是一只恐龙,来源于几年前辽宁出土的带毛恐龙化石。赵闯分析化石的骨骼尺寸,配合科学数据,用艺术手段让这只“赫氏近鸟龙”穿越1.6亿年而来,现于眼前。   “这也是科学复原最吸引我的一个兴趣点,从骨骼构架到肌肉纹理,再到毛发颜色等细节,恐龙形态有不可预知性,更像法医的破案工作。”   赵闯的第一张科学复原作品,是21岁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远古翔兽”,登上了世界知名科技杂志《Nature》的封面――有的科学家穷尽一生未必能与之结缘。28岁,赵闯创作的古动物神兽仙兽、古银杏和古松柏,又登上《自然》杂志网站头条。   目前世界已经发现1500多种恐龙,而赵闯逼真复原过500多种,和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数十位著名科学家都有过合作。“恐龙”的素描、油画等,加起来大概有一万多张。   合作者之一,古生物学家马克“是世界一流的科学艺术家”。   “许多科学家都在封闭环境中工作。复杂的数学公式,难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化学无法让研究成果显得有趣。但恐龙是大众科普教育的一个绝佳题材。赵闯基于最新的古生物科学报告以及论文进行创作,他用绘画、雕塑、素描以及电影表现恐龙,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全球研究恐龙的学者只有一百多人,在中国顶尖的恐龙研究者也不超过十人。一块古生物的骨头化石,一个80后青年的另类创作――这两者,是如何打通的?   从远古翔兽到宇宙黑洞   赵闯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   童年,他迷恋火车头,7岁有了套《十万个为什么》,翻到“霸王龙”那章:“身长15米,体重6吨,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回家后念念不忘,从此自学画恐龙。在图书馆里翻找了所有资料,小学毕业时他手绘了一本《中国的恐龙》。有人笑他恐龙附身。   考上东北大学平面设计系后,赵闯也想停下来,画恐龙都是小孩的游戏,也该像别人一样,画画“美少女战士”吧。那时,他自学了电脑绘图,画一张游戏场景几百元,一天能画几张,可是他觉得没意思,“恐龙”如同魔兽般在召唤他往深探索。   这个好奇男生在大学修了心理学、生命进化学、物理学、高等数学闲暇时,他浏览国内外的古生物专业和博物馆网站,一边翻英文字典,一边看科学论文。别人觉得艰涩,而他沉溺其中:   “过去,你能在书上看到三角龙一个正脸已经很不错了,一连互联网,你能看见三角龙各种角度的照片,还有研究所的论文,各种科学推理。那么多资料,把我的这个心劲一下燃烧起来了。”   边看边画,赵闯也上传一些恐龙的彩铅素描到各种网站。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汪筱林,注意到了中科院BBS上的这些精准素描,发邮件给赵闯,希望他参与最新发现的古生物物种“远古翔兽”的科学艺术复原工作。赵闯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这个工作不容易。   他必须学会分析一堆骨头化石,依据科学家提供的古生物肩胛骨、腿骨、头骨等长度数据,想象古生物的形态精准,严谨,不允许任何偏离科学的想象。他备了本厚厚的英文书籍,全是动物骨骼的研究,作为工具书。《中国化石》《周明镇科学文集》等,也都放在案头。   一个月后,汪筱林给赵闯打电话,让他“喝酒庆祝”,这只兽,上了《自然》杂志封面!当时,他还在读大学。   20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