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呀,我的沂蒙(组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沂蒙呀,我的沂蒙(组诗)

沂蒙呀,我的沂蒙(组诗)   厉彦林,山东莒南人,诗人、散文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业余创作,前期以散文诗、诗歌为主,近些年着力散文创作。著有诗集《都市庄稼人》《灼热乡情》和散文集《春天住在我的村庄》、配乐散文集《享受春雨》等。组诗《老区沂蒙》获《诗刊》等七单位举办的第三届乡土诗大赛一等奖,诗歌《沂蒙圣母》获中国作协创联部等单位举办的诗歌大赛一等奖,诗歌《草鞋篇》获《人民日报》诗歌大赛一等奖,组诗《走近农民兄弟》获《国风》诗刊乡土诗一等奖,《民族伤疤》获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大众文学学会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诗歌征文一等奖。散文曾获冰心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大奖赛一等奖等,大量作品被《读者》、《散文选刊》、《青年文摘》、《散文(海外版)》、《新华文摘》选登和中高考试题、写作教材选用。 中国论文网 /5/view-7182581.htm   中秋节,我在地图上寻故乡   团聚时刻。我借一缕月光,   戴上花镜,睁大双眼,   轻轻指着彩色中国地图,   从左到右仔细搜寻,   却找不着我的故乡厉家泉。   生僻奇怪的地名密密匝匝,   唯独没有它瘦弱的字眼。   我却准确点明它的方位:   就在沂蒙的莒南与东港之间,   那条乡间公路的交会点。   装在心窝的乡土情结,   即使积攒几十载,   在世间也是一个小圆点。   故乡那令人落泪的记忆,   即使经历荣辱宠惊,   仍是深藏心窝的一块火炭。   我抚摸沟壑纵横的地图,   一指指尺量岁月的河山。   亲人的话语暖在胸间,   花开的声音响在耳畔。   我一声呼唤,故乡的山脉,   都站成回望的姿式,   一次又一次模糊我的视线。   八百里沂蒙山   谁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谁就爱我的故乡――沂蒙山。   一镢下去,就是石头和瓦片,   就是喊声阵阵的骨头和弹片。   横数八百里,纵数也是八百里。   八百里有血有肉有骨有节的群雕,   七十二崮七十二颗高昂的头颅。   似虎似狮似剑似戟,桀骜不驯;   若游若飞若吟若啸,壮阔波澜。   高耸的沂山和蒙山,   那是沂蒙山系公推的领袖,   一声令下,群峰钻天。   曾有多少炮弹打进八百里躯体,   拉紧了行囊,铆牢了骨骼。   那一盘盘缺牙的古石碾,   啃嚼起狂飙一样的呐喊。   红嫂甘甜的乳汁落地生根,   山冈一夜冒出茂密的铁拳。   沂蒙山血性的后裔,   掏出有棱有角的名片,   在痛苦中寻找父辈的诺言。   让我魂牵梦绕,让我泪流满面。   春雨不经意地染绿光秃的山头,   秋风点燃山柿独立寒秋的灯盏。   高耸神奇且坚硬敦厚的沂蒙山,   肩扛荣誉,打造走向富庶的期盼。   搂抱过座座从不低头的高山,   踏响蜿蜒倾斜的碎石路,   就是一条条曲折回家的路线。   身存弹片的老军人重回这山套,   脱下军帽凝望无边无沿的山峦,   看见老房东蹲在半山腰的草屋,   心和山地同时打了一个冷战。   沂河   由沂源起步,由西北朝东南,   穿越绵延八百里沟壑山川,   在沂蒙山额划出几道弯。   那是九曲百折的愁肠,   还是缠绕山峦的彩练?   在临沂城东驯服成湖泊,   一片碧波歌声,在滋养城市;   一条流动血脉,在休养生息;   一位待嫁新娘,在梳妆打扮!   河边是我亲切的家园。   来回走动的牛羊和汽车,   草香味的柴门和炊烟,   乞雨敬神和丰收庆典的祭坛,   路人娶亲时扔给我的喜糖,   葬礼时我抹红了的双眼……   沂河记得我儿时的诺言,   时而数落我尽孝的缺憾。   汗水,乳汁,鲜血交汇的河,   泥沙驮走多重的荣辱与苦难。   柳绿苇壮,鱼肥虾跳,   船桨飞摆,歌声柔曼。   沂河水,正在长高变清;   沂河人,已经志大心宽。   我弯腰挖一捧黄沙,   指缝滑落成堆的感叹。   大雁和野鸭展翅飞翔,   春天掠平波涛的皱纹,   兴奋地跑到我面前……   我的村庄   砸断骨头连着筋,   活人住在山下村庄,   死人埋在村后山腰。   村庄的命运和故事,   一半埋在山土下,   一半长在薄地上。   成片的房屋和墓碑,   在刺槐庇护下同步成长。   列祖列宗上山入土前,   把品质与精神一粒粒留下,   让儿孙亲手去播种收割,   品尝人间酸甜与炎凉。   泥土味,镰刀光,艾草香,   连同家谱一辈辈下传,   洗亮山村两件宝器:   一炷檀香,一缕炊烟。   我是一块游动的山地,   胸中揣着那微缩的村庄。   每条河,每棵树,那间房,   都可毫不掩饰地倾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