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洗尽铅华见从容
洗尽铅华见从容
诗人阿门加入中国作协了。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可喜可贺。但我以为,对于一个人民文学奖获得者,这其实已经算不得什么荣誉。加入是迟早的事。不加入才怪呢。
中国论文网 /5/view-7137245.htm
何况,就算荣誉吧,这东西本就是个“身外物”。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他自己也未必十分在意。一个真诗人,更在意的是他的作品本身,以及他的作品在读者这里的反馈。
我与阿门相识至今已经近十年。从诗友到朋友,到现在同事,我一直是他诗歌的粉丝。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阿门的诗路历程,见证着他诗风的演变,以及他诗歌中有些东西自始至终的坚守。
最近一年来,他连续(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创作了差不多近二十首的“者”系列组诗,不少诗歌刊物发表和转载了他的这些诗歌,反响很好。从一个读者和粉丝的角度,我有幸拜读了他的这些诗歌,并且,有了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一
读阿门十多年前的诗歌和现在的诗,有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以前的阿门,更像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尽管也有愤懑和孤独);而现在的他,更接近现实主义。他年轻时候的诗歌,色调更加明朗。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以前他爱写情诗,那种活泼、绚烂、充满想象、天马行空、美得令人眩目的诗行俯拾皆是。而现在,他的诗歌(以这些“者”系列组诗为代表)色调明显沉郁了一些。他也几乎不再写情诗。
他现在的诗更多地落脚于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和人,和一种似乎触手可及的更可靠的情绪。他的诗歌里也不再有天使、海豚、姐姐这些如梦似幻的暖色意象,而多了诸如“时间”“死亡”“人生”这类冷冰冰的字眼,以及对人生、人性话题的思考和追寻。
这种转变,自然与人到中年渐“知天命”的豁达通透有关,也与他自身这些年来的人生遭际不无关系。
还有技巧和修辞。打个比方,如果将诗人的作品比作一个女子,年轻的时候,因为爱美,化妆、敷粉、涂唇,这些都是少不了的。所以,作品可能更注重外在的形式,更在意技巧,更在乎修饰。然后人到中年,在经历了很多的人事沧桑之后,在有了漫长的沉淀之后,诗歌就自然而然地由外及内,转向了对内在的关注,对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本身的偏重。于是,涂脂抹粉就少了,修饰和技巧的痕迹少了,更多了一种铅华洗尽后的坦然与从容。
现在他的诗,即便是严肃的话题,也少了以前那种“把赵家的屋檐放在肩上”的沉重感,多了一些“人生是一支烟,原谅我越吸越短”这样的妙悟。他展示人的宿命和无助,开始有参悟的智者般的淡定、坦然,如:
我知道我是它的人质/早晚有一天,它会逼我缓缓松开双手/――让我感慨:万物终有时(《时间者》)
哪怕是内心的疼痛、愤懑、悔恨,也少了以往那种和现实关系的紧张,而是以一种看起来很从容的笔调展现:
我的后悔/也只是写在纸上,一声叹息后/一寸一寸地燃尽(《后悔者》)
而这些文字,已经很难看出雕琢的痕迹,仿佛就是从笔端,从诗人的心间自然地流泻出来,却直击内心。
二
如果把一个诗人的诗路历程看作一条河流,有些东西在变,在不停流动,那么,也一定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是诗人始终在坚守的。就像河流中的砥柱。
对于阿门,变的是他的诗风,是色彩,是愈见娴熟的技艺――他现在就像是个高明的铁匠,火候怎样把握,怎样使劲,往哪儿使,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而不变的,是他写作的“姿势”。
有诗评家把诗歌写作分成三种“姿势”,并据此把当今的诗歌写作者归为三类――坚守者、迎合者、推销者:坚守者,他们在寂寞中以虔敬之心面对诗歌,坚持纯正严肃的诗歌写作;迎合者,他们迎合大众的心理和口味,实施“卖点”战略,想方设法吸引读者的目光;推销者,这类人干脆把诗作为生财谋生之道,把诗歌当作商品直接出卖。
阿门无疑属于第一类。他不迎合世俗,更不善自我推销,所以埋头写诗曾经让他的日子捉襟见肘。但他不怨悔,正像他自己所说:
劝自己:简单爱,减法活……/这些年,热闹是别人的事,我偏爱/沉默的事物:灯光,书刊,铅笔,纸页/以及无声的大雪和诗经(《过年者》)
因为甘于“简单”,偏爱“沉默”,所以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想。这个理想,在我看来,是一种为诗歌而诗歌,一种对艺术纯粹而执着的追求。尽管,诗人仍这样谦虚:“写来写去还是那首诗/从模仿到重复,我是我作品的抄袭者/虽无罚单/但离优秀,越来越远”(《抄袭者》)
尽管,诗人仍有这样的怅惘:“也许之前的我,类似古代采诗官/只是语词尸体的搬运工?/也许每一个语词都有情人,而我/已找到拯救和同居的秘方?/也许一首诗的完毕,就像我女儿/有了我管不着的命运,甚至不再属于我?/也许我太贪心,想一辈子写诗/并给它足够的宠溺是宿命?/也许多写意味着重复,而超越举步维艰/那就放弃,如同放下一负担、一债务?……”(《写诗者》)
然而,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