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游子的乡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酒,游子的乡愁

老酒,游子的乡愁   堂弟给我捎了一坛自己酿的老酒(又称黄酒),打开坛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看着土黄色半透明状态的美酒,无疑让我唾涎三尺。急忙用热酒器放在炉子上加热,酒开的白沫像蓬松的白雪,袅袅的热气缕缕钻进鼻孔,沁人肺腑。品尝着故乡的老酒,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中国论文网 /5/view-7074517.htm   我的故乡是平度。记的小时候刚刚解放,庄户人的日子一天好起一天。许多人家开始自己酿酒。我家虽然贫困,但母亲要强,人家有的自家不能没有。于是就张罗着要酿酒。酿酒却是个技术活,不会她就到邻居家取经。从夏天就开始做准备,她让我去打苘叶好作?D。具体做法是:把新麦子碾成坯状,掺上一些曲霉(就是一些原始?D压成粉状)搅匀,用一个长方形框子把麦坯压成像砖头大小,外皮压上苘叶,放在通风处晾干,?D就作成了。整个工艺流程母亲似乎烂熟在心。   秋天,农村丰收了,多数人家开始酿酒,有的酿白酒,有的酿老酒,也有的酿地瓜酒。母亲酿酒完全自己操作,她把大黄米用一口12印的大锅熬成稠稠的稀饭,且不断地用一个木铲子在锅里搅动。因为黄米是黏的,搅动特别费劲,母亲就踮起小脚费力地搅,一会就汗流浃背了,头上冒着热气。我一边烧火,一边劝母亲:“娘,歇歇吧。”“哪能歇,一不搅就煳了。”母亲气喘吁吁的说。当熬到一定火候,就把稠状稀饭倒进一口大缸里凉透。再把?D铲碎放锅里烘成红黄色,再压成细粉放进大缸里搅匀,把缸口封死,放在炕头上发酵。整个过程在一天内就完成了。   大约三个月左右,到了旧历腊月,酿酒基本结束。平日,我和二哥就睡在大缸之旁,不时地抚摸大缸,听着孕育成酒的丝丝天籁之音,十分美妙。这犹如十月怀胎的婴儿,到了分娩期,母亲特别关心,她不时地揭开缸盖看一看,有时舀一勺品一品,嘴里发出“咂咂”之声,自言自语地说:“嗡,好了。”然后脸上绽开笑容。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袋酒”。在袋酒的箱子一角贴上一张三角形黄表纸,酒通过黄表纸的一角流出,底下放一个接酒的坛子,袋出的酒像从水龙头里流出,不过酒细如绳,“哗哗”地流进坛子里。   我坐在旁边看袋酒,听着“哗哗”的流酒声音像弹琴,婉转动听。可时间长了就觉着无聊,我就拿一本带图画的图书翻看,一边看书一边听着袋酒的“哗哗”声,正犹如山间的小溪“叮咚叮咚”地弹着琴弦,幽静、旷远。有时看书迷了,坛子满了溢出酒,也不知道,忽然发现就惊慌失措地扔掉书,趴在坛子上喝酒,然后再搬一个空坛子换上。撒在地上的酒就捧一些干土盖上润润,再用锨除走以免被母亲发现。随着酒的不断流出,就需要在木箱盖上不断压石头,直到榨干为止。袋酒的过程,也是我学会喝酒的过程。   一坛坛美酒,母亲把口封紧保藏。这酒,老家人叫老酒,除老酒外,母亲还做些地瓜酒。老酒自己不舍得喝,主要用于春节待客。过年过节自己只能喝地瓜酒。   庄户人平日较少喝酒,积攒起来集中在年节,特别是春节,是农民集中休闲和娱乐的时间。除夕夜,就拉开喝酒的大幕。除夕三件事:烧香、喝酒、接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寒冬虽不能开轩,但话桑麻却是庄户人的专利。亲人相聚,互诉丰收的喜乐和一年的酸甜苦辣,也是十分惬意的。守岁酒既是开场戏,也是重头戏。除夕喝酒的人员有讲究,俗语:“除夕夜喝酒没有外四角。”就是说,只有自家人,没有外人。我们那里,没有出五世的都算一家人。喝酒中,为了热闹,时兴划拳。老少爷们不讲究老小,互相划拳,吆三喝六,响彻冬日的夜空,有欢乐,有激励,更洋溢着和谐的气氛。记得我上初二那年,在学校里跟同学学会了划拳,放了寒假回家过年,觉得手痒痒,就有一展身手的愿望。好不容易盼到除夕夜,大哥带着酒菜领我到侯晓思大叔家喝守岁酒。大叔在我们200多户的村里号称第一拳,颇有“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的豪迈。大叔那时40多岁,身材魁梧,红脸膛,为人豪爽。那天,我的到来他特别高兴,因为我是侯家第一个中学生呀。酒过三巡,划拳开始,自然是大叔坐庄,桌上十几人,一个个败下阵来。大叔红脸膛上颇有得意之色。我虽坐着不语,但细心观察,大叔习惯出哪几个指头,我掌握了大叔的软肋之后,说:“大叔,我和您划两拳。”“嗯,你也会划拳?”他又惊讶又不屑。也许骄兵必败。大叔连输两拳,且一出手即输。第三拳,他收敛了笑容,挽起袖子,声音也高了。大哥急了,说:“老三,那是咱大叔啊!”我明白大哥的意思,潜规则是得给大叔留个面子。我立即卖个破绽而败北。大叔重新笑容满面:“嗨,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大家嘻嘻哈哈,不觉夜深,街上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已近午夜,大家尽兴而归,回去忙着接年。   正月里是庄户人喝酒的旺季。初三,是小媳妇回娘家和女婿走丈人家自不必说,初二、初四、五、六是走姥姥姑姨家的时间,一年没见,自然格外亲热,喝酒吃饭就是必修课。觥筹之间,谈一些乡间奇闻妙事,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记得有一年正月初四,表哥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