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瘦基因,听天由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胖瘦基因,听天由命

胖瘦基因,听天由命   第一个消瘦基因 中国论文网 /5/view-7199394.htm   在发现了一系列肥胖基因之后,科学家又发现了苗条基因。苗条基因和肥胖基因有着刚好相反的效果,能让人体重超轻,甚至骨瘦如柴,这个发现似乎又给胖子们点燃了一丝希望。   近期,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刊登了一项由英国、瑞士、法国等多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调查了超过9.5万人的基因数据,结果发现,大约每200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16号染色体的某个位置多了一个拷贝,这个变异会让男性超瘦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女性超瘦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这里超瘦的定义是体重指数(BMI)低于18.5,已属于瘦得不健康。   这是第一个被鉴定出来和瘦有关的基因,位于第16号染色体上名为16p11.2的一个区域中。这个部位对突变很敏感,大部分复制似乎发生在细胞分裂成为胚胎的过程中,而非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了错误的基因。   在人类早期,为了果腹需要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现在,在漫长的半饥饿状态下,我们选择了热衷于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基因。这些基因曾经帮助我们的祖先成功地渡过了许多难关,但如今对于多数城市人口而言,甜食和高热量食物唾手可得,而且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体力消耗日益减少,这使得人类的体重逐年攀升,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可见,和肥胖基因一样,拥有消瘦基因也面临着某种风险。伦敦帝国大学的教授菲利普“如果我们能发现为什么这个片段的基因复制会导致消瘦,可能会发现新的治疗肥胖和进食障碍的潜在治疗方法。”   肥胖基因爱莫能助   这个世界胖子越来越多,针对肥胖的研究也如火如荼。   美国公共卫生署署长雷吉娜2010年曾借助第一夫人米歇尔“体形像我这样(肥胖)的美国人仍然太多,大家还在体重及与体重相关的健康症状问题上挣扎。”   这位卫生署署长自己就差点因为肥胖栽过大跟头。2009年,她被奥巴马提名为公共卫生署署长之后饱受指责,原因只是因为超重。本杰明之前在阿拉巴马州的工作成绩斐然,因为“在美国最缺乏医疗的地区铸造了令人欣慰鼓舞的爱心高效医疗体系”,而被授予麦克阿瑟天才奖。   本杰明知道的健康知识不可谓不多,付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大,但是她的体形依然没有回归正常的意思,时不时还要遭受诟病。肥胖者必须忍受超重带来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还要承受很多人堆积在他们身上的冷嘲热讽,羞辱责骂,甚至有人公开建议肥胖者“照照镜子就知道你们该骂”。   这不是个新问题。很多人有着这样一种逻辑:穷人之所以饿,是因为他们懒;有钱人之所以那么胖,是因为他们吃得太好了。在每种文化中,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形,即人们把自己的身体理解为一种公开的账簿,上面记录的是个人的坏习惯。但是,在这个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的时候,在有些人喝凉水都长肉的时候,很难说胖就是因为嘴馋。   遗传学家认为,个体带有的体重调节基因是决定其体重的最重要因素。“像身高一样,肥胖是可遗传的,基因和肥胖的关系甚至比心脏病或者其他疾病和基因的关系还要密切。过去200年营养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身高已经增加了很多,但还是会有基因作用决定着人们的高矮,体重其实也一样。”弗洛戈说。摄入过多的卡路里、活动过少,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们的平均体重增长,而其中总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地受到这种影响而变胖。“这是因为他们遗传了让他们倾向于累积脂肪的基因。我们的现代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肥胖的必然因素,但并不是使整体人口中肥胖人口数量快速蔓延的全部原因。”   基于这样的认识,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导致肥胖的生物因素。1994年美国学者首先克隆出小鼠和人的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瘦素,从那以后针对肥胖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已经发现20多种基因变异使人容易长胖,但是仍然没有解决肥胖问题的好办法。如今,科学界基本取得共识。“人类的肥胖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至少涉及数百个相关基因。我们的研究会对肥胖研究有益,但那种寄希望于服用一粒神奇药丸就能实现快速减肥的想法,可能永远不会成功。”弗洛戈说。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