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的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芹菜的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芹菜的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摘要:芹菜属于短长日植物,即低温处理时需先给予短日处理,春化后再给予长日处理,才有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在环境因子中,温度及光照均能影响芹菜叶片的发育速度。适度地控制温度及光照,使叶片在最适当的环境下发育,可缩短幼年期的时间。本文将分析芹菜的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 中国论文网 /8/view-7183959.htm   关键词:芹菜;高产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属于伞形花科2年生蔬菜,常当作1年生蔬菜来栽培。原产于欧洲湿润地带、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及喜马拉雅山东南区域,栽培品种以本地芹为主,也有少部分的西洋芹栽种。芹菜在正常情形下,第1年可生长发育良好的根群、短而肉质的茎冠、簇生叶及肉质厚而肥大的叶柄或叶梗,均为食用主要部分;第2年,主茎或花轴伸长并分枝,产生丛生状植株,上着生有伞形花序的小白花,至开花末期结成干而平坦的果实。   1芹菜的高产种植技术   芹菜为冷季蔬菜、理想的生长环境是冷凉湿润气候,在环境因子中,温度对于芹菜的生长发育占有极重要的影响:在营养生长阶段,高温环境下种子具有热休眠特性,出现发芽不整齐及发芽率低的现象;叶片创始及叶柄的伸长同样受温度影响,叶片创始温度以22.8℃分化最快,当温度高于37.4℃时,叶片创始停止;另外,经由人工延长日照或采用暗期中断的长日处理也会减少叶片的产生,叶柄无法在高温下伸长,在日/夜温22/17℃比17/12℃下叶柄短缩4~5cm,叶柄短缩减少植株鲜重进而影响产量。因此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不易生产芹菜,一般利用遮阳网覆盖栽培,但夏季芹菜的生产量及质量仍不及秋冬季。在采种生产阶段,芹菜的抽苔开花需要低温处理,待植株累积足够低温后,才有能力抽苔开花,而当低温需求满足后,长日有促进抽苔及开花之作用,芹菜为绿植物春化型,植株生长需达到一定大小,才有能力感应低温。一旦经过春化处理的植株再置于高温下,会有逆春化的现象而抑制开花,在春化之前,高温会延迟抽苔及开花数减少。   芹菜发芽适宜之温度为15~20℃,约需7~12天。15℃以下则需时较久,25℃以上发芽率降低,30℃以上则不发芽,变温有促进发芽效果。发芽时需水量较多,即使在水中亦可发芽。生长期间喜冷凉气候,以16~21℃为宜,温度稍高时,伸长很快,遇5~10℃低温,1~2周间花芽即分化,而后抽苔。高温长日可促进抽苔,耐寒性弱,低温栽培时0℃以下则会受冻害。在冷凉环境,花枝分生愈盛,种子亦特别充实,单株产量亦高。   2芹菜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1芹菜斑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大斑型初发病时,叶片产生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散,中央开始坏死,后期可扩展到3~10mm,多散生,边缘明显,外缘深褐色,中央褐色,散生黑色小斑点。   防治方法:芹菜斑枯病发病初期,可用1:0.5:200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1:0.5:200)或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农抗120的150~2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3~4次。   2.2软腐病   芹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属细菌性病害,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封垄遮荫、地面潮湿的情况下易发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或灌溉水等从伤口侵入,发病后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主要发生于叶柄基部或茎上。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每7天1次,连续2~3次,重点喷植株基部及地面附近。   2.3主要虫害及防治   芹菜主要的虫害为蚜虫、白粉虱,要喷施一些防治白粉虱和蚜虫的药剂(参考瓜类白粉粉虱和蚜虫的防治),以防治害虫传播病毒。蚜虫和温室白粉虱可用1%苦参碱400~1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k25%扑虱灵、灭螨猛1000倍液或灭蚜威等喷雾防治。   3结论   为了避免芹菜对低温需求逐渐降低,采种时最好以植株在一定苗龄下进行春化处理,苗株可修剪去除较高的部位以利管理,或采种前必须消除早抽苔株,以免芹菜在田间稍有低温就抽苔而太早失去商品价值,并积极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芹菜生长的环境。   (责任编辑 荷初)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