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 经 损 伤 感觉障碍 抑制性症状 刺激性症状 抑制性症状 感觉缺失或减退:感觉径路被破坏或功能 受抑制。 完全性: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 分离性:同一部位只有某种感觉缺失。 刺激性症状 量的改变 感觉过敏(hypersthesia) ---轻的刺激引起强烈感觉,为检查时的刺激与传导径路上的兴奋性病灶所产生的刺激总和引起。 质的改变 感觉倒错(dysesthesia) 感觉过度(hyperpathia):在感觉障碍的基础上产生,感觉的刺激阈增高,反应剧烈时间处长。 感觉异常(paresthesia):没有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其范围有定位价值。 疼痛 疼痛 局部疼痛(local pain):如神经炎的局部神经痛。 放射性疼痛(radiating pain):神经干或神经根或中枢神经受刺激时,疼痛从刺激局部扩展到其支配区。 扩散性疼痛(spreading pain):如手指远端挫伤,疼痛扩散到整个上肢。 灼性神经痛(causalgia):正中神经或坐骨神经损伤后多见。 外有牵涉性疼痛 感觉障碍的定位 周围神经 后根:根性疼痛。 脊髓 4. 脑干:交叉性感觉障碍---对侧身体和同侧面部的感觉障碍。 丘脑: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 内囊: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障碍,常伴有偏瘫或偏盲. 皮质:多为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出现精细感觉(复合)障碍 脊髓损伤---感觉障碍 后根及后角受损 先为根性痛,随腹压增加的动作而加剧,重者似电击感。 查体先正常或痛觉过敏,后减弱或消失。 震动觉与位置觉最先障碍,其次为触觉,痛温觉。 若双侧受累则有明显束带感 后索受损 本体感觉的薄束与楔束受损。 下方的震动觉与位置觉减退或消失。 感觉性共济失调,行走如踩棉花 中央灰质受损 脊髓中央管周围受损 感觉分离:节段性痛、温觉消失,而触觉正常。 邻近前角的深部,多伴有上肢(及下肢)的运动障碍。 脊髓丘脑束受损 患节对侧以下的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常伴有运动障碍,因其与锥体束及脊髓小脑束相邻。 运动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统 小脑系统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驰缓性、节段型瘫痪,不伴感觉障碍。急性起病者见于脊髓灰质炎;慢性起病者见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常有肌束颤动。 前根: 神经丛:常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和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周围神经: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单瘫,常伴有对侧相关部位的局限性阵发性抽搐(口角、拇指及示指等) 内囊:三偏(偏瘫、感觉障碍及偏盲) 脑干:本侧下运动神经元性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脊髓 前角或前根---------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束(脊髓侧索)-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统和小脑 锥体外系统 肌强直 静止性震颤 舞蹈样运动 手足徐动症 扭转痉挛 小脑 共济失调 肌张力 上肢伸举试验:患者闭目,双臂平伸。 锥体束张力痉挛或小舞蹈症者----前臂趋内旋。 锥外强直----患肢向中线偏移。 小脑疾患----向外偏斜。 轻瘫----------患肢下沉。 严重深感觉障碍----手指呈不自主蠕动。 肌张力 肌张力 指肌肉静止状态下的紧张度。 方法一:两手握住病人肢体,以不同的速度和幅度反复作被动的伸屈和旋转运动,感到的轻度阻力就是这一肢体有关肌肉的肌张力。以同样方法进行各个肢体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并比较两侧。其次是用于触摸肌肉,从其硬度中亦可测知其肌张力。 肌张力减低时,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少或消失,关节松弛而被动运动的范围扩大。肌张力增强时,肌肉坚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缩小。 方法二:肢体下坠试验 锥体束损害时所产生的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其特点是上肢的屈肌及旋前肌、下肢的伸肌增高更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终了时较小(折刀现象)。 锥体外系损害所致的肌张力增高,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其特点是伸肌、屈肌张力均等增高,被动运动时所遇的阻力是均匀的,故称铅管样肌张力增高,伴有展颤者,出现规律而连续的停顿,犹如两个齿轮镶嵌转动,称为齿轮样强直。 反射 深反射增强:可出现阵挛(clonus)、Hoffmann征、Rossolimo征。 锥体束征:跖反射伸性反应,强烈时髋、膝部亦屈曲,或不需刺激而足趾自发呈现本征。 性功能 心理性勃起 胸髓中枢:心理刺激经过整理后,通过T12-L3或-L1、2脊髓节段输出。 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如骶髓)损伤者30-40%可产生心理性勃起;不全损伤者可高达86%。 触觉刺激性勃起 骶髓中枢(S2-4) 约90%T12以上的完全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和98%不全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具有反射性勃起。 膀胱功能 简单有价值的方法是:残余尿和膀胱内压的测定。 残余尿量增加提示驰缓性膀胱,常由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 高张力性膀胱及低张力性膀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2021团体标准解读)全文.pptx
- 【国家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9年版)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pdf VIP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ppt.pptx
- Pilon骨折精品课件.ppt VIP
- 中纺机集团对下属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介绍.docx VIP
- 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招聘笔试试题2024 .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低压用电客户.docx VIP
- 粗轧机AW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社会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