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位诊断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题 1. 内囊损伤后为什么会出现“三偏”症状? 2. 什么叫交叉性麻痹? 3. 什么叫Weber综合征?发病原因有哪些?主要症状及其特点是什么? 4. Horner征的主要表现及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5. 什么叫感觉分离? 病例 7 男,64岁,突然昏迷,意识恢复后感到左侧上、下肢运动不协调。检查发现:左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时手震颤,静止时消失,指鼻不准。右半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消失。左侧面部深、浅感觉也丧失,咀嚼肌瘫痪。 讨论 诊断脑桥被盖综合征(Raymond-Cestan综合征)。为血管性疾病所致,病灶位于脑桥外展神经和面神经之上的左侧被盖部。病灶损伤左侧小脑上脚,出现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左侧三叉神经根、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同时受损,故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即病灶同侧出现三叉神经分布区深、浅感觉消失;病灶对侧半身感觉丧失。病变涉及三叉神经运动核,出现同侧周围性咀嚼肌瘫痪。 病例 8 女,50岁,几个月前,初觉右侧四肢无力,动作不灵活,随后出现说话困难,视物出现重影。检查发现:左眼上睑下垂,瞳孔比右侧大,直接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向前平视时,左眼转向外下方。右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口角向左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Babinski 症阳性。 讨论 从左眼出现的症状,说明左侧动眼神经损伤。右侧肢体痉挛性瘫痪和右侧面神经、舌下神经的核上瘫,说明左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受损。由此提示病灶在中脑动眼神经出脑处外侧的大脑脚底内,累及左侧动眼神经根和锥体束。此病诊断为动眼神经交叉性偏瘫征(Weber综合征),可为大脑脚髓内的局部病变所致,也可以因外部压迫(如小脑幕切迹疝)引起。 病例 9 男,62岁,在一次情绪激动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两天后意识恢复,但右侧肢体瘫痪。数周后检查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右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整个右半身的各种感觉丧失,但痛觉仍存在。两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 大脑A分为:皮质支— 皮质各层及髓质浅层 中央支— 脑髓质深层(内囊)、基底核、间脑 Bleeding in internal capsule 讨论 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表明皮质脊髓束受损,右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核上瘫,表明皮质核束受损。整个右半身的各种感觉除痛觉外均丧失,是因为痛觉在背侧丘脑水平已能感知,这说明感觉冲动仍可传至丘脑,而其他感觉丧失则表明其感觉传导路受损的部位是在丘脑以上。双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发生在左侧视束以上的部位受损。由以上综合分析可推断其病变在左侧内囊,根据起病急的病史,为血管病变出血所致。临床诊断为左侧内囊出血。 病例 10 年轻女子,18岁,一天忽然晕倒,不省人事达几个小时。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检查发现:右上肢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丧失,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右眼裂以下面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唇、舌能够运动,发音无障碍,但不能说出规则的言语。其他无异常。 大脑中A 大脑前A终支 大脑后A终支 视区 讨论 右上肢以及面肌和舌肌瘫痪,表明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仅出现右上肢瘫痪而右下肢正常,只有在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部受损才会出现。此部前方为运动性语言中枢的位置(优势半球的区),故此区同时受损,患者虽仍能发音,但丧失了说话能力。诊断:运动性失语症,是由于供应此区的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血栓所致。 Thank you! IV. The telencephalon 1. Tumor in pituitary gland 脑垂体 前穿质 脑桥 展神经 Tumor in pituitary gland 2. Bleeding in internal capsule 3. Bleeding in epidural space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SU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 潘爱华 博士 Aihua Pan MD PhD Department of Anatomy Neurobiology,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SU aihuap@xysm.net I. The Structures of the Spinal Cord White Matter 向中枢传导躯干、四肢深、浅感觉信息的神经纤维 脊髓内重要的上行传导通路 II. Clinical Consideration in the Spinal Cord Neuron damage in the anterior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