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注意与意识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新生儿:16小时,6个月:13小时,儿童(2---12岁)10---12小时,青少年(12---18岁):9---10小时,成人:7---8小时,老年(60岁以上):5---7小时. (Roffwarg.et al.,1966) 睡眠是人们所必需的,但有的心理学家就想看看如果不让人睡眠,会是怎样,这就是睡眠剥夺试验。睡眠剥夺时间长的有200小时,还有更长的,连续11天。结果令人意外: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并无显著异常现象发生。 (Webb,1975; Gulevich,et al.,1966) 注:与感觉剥夺试验比较。 三、睡眠与梦 根据图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情绪低沉,进而会影响到健康。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1、精神分析心理学对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最早对梦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解释,他的名著《梦的解析》(1900),被后人誉为是改变历史的书籍。但是他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多年精神病治疗的经验的总结,用来解释普通人是有缺陷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的愿望通常都是被压抑的,这种被压抑的能量必须得到宣泄,否则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而睡眠状态中“自我”放松了警惕,潜意识的愿望得以在意识层面寻求满足;但是,为了不把“自我”惊醒,这种“满足”总是象征性的,而不是赤裸裸的。所以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愿望的象征性满足。由于能够减少前意识层面的紧张和压力,所以做梦对于维持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1、每个人都会做梦吗? 2、梦会持续多长时间? 3、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会称为我们梦境中的一部分吗? 4、梦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吗? 5、梦是不是能够预测未来? 1953年,克里特曼和阿塞斯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开始用脑电波的变化从事梦的研究,这是关于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开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大致归纳要点如下: (1)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90分钟。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约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睡眠的各阶段循环出现,而一夜大约要作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 (2)为什么醒来后只能记得少数的梦?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梦境的记忆都是在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如不经过复习而在长时记忆中贮存,自然很快会忘记。 (3)做梦的必要性。曾有心理学家(Dement,1960)做过梦的剥夺试验:在被试入睡以后,每当出现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波形,即将被试叫醒,几分钟后,再让他入睡。如此连续数夜之后发现,被试出现的做梦期的波形一夜比一夜多。最后让被试恢复正常的睡眠,发现被试一夜快速眼动睡眠波形出现的次数,比平时多出两倍。这一现象表明,在前几夜里被剥夺的梦,要在以后有机会时补足。 (4)脑电波的波形,并不能肯定地用来做为作梦的指标。快速眼动睡眠的波形出现时表示作梦,是肯定的;但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波形出现时,未必一定不做梦,只是做梦的次数较少而已。 第四讲 注意与意识 [Questions]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有哪些特征? 3. 什么是意识?它有哪些功能? 4.意识有哪些其他状态? 注 意 一、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意识的聚焦”。 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是心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 二、注意具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1.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志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2.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且对无关活动进行抑制。 三、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2.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