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作家专题研究 -林海音.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性作家專題研究-林海音-nhulit2.nhu.edu.tw

女性作家專題研究 -林海音;前言-遷臺初期文學女性的聲音;讀北平新專時,註2;初三,註4;林海音結婚照,註7;大女兒與二女兒,註10;第一個孩子祖焯,註12;到澳洲探望女兒,註15;每月聚會,林海音(左起)、齊邦媛、殷張蘭熙 、林文月,註17;林海音家是臺灣的「半個文壇」前排左:黃春明、林懷民、 隱地;後排左:林海音、何凡、余光中、 范我存、殷張蘭熙、簡靜惠、張系國,註19;林海音與冰心,註22;拜訪美國女作家賽珍珠,註23;林海音,本名林含英,筆名林茵音、菱子、英子,臺灣苗栗人。1918年4月28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父親林煥文,臺灣苗栗頭份人,母親黃愛珍,臺灣板橋人,家中七個小孩,林海音排行老大,下有四個妹妹兩個弟弟。林海音不僅是作家、編輯、出版者,更深深介入臺灣文藝界各階層。林海音在主編《聯合報》副刊十年期間,提供陳火泉、鍾肇政、鍾理和、施翠峰等跨語一代省籍作家繼續創作的園地,也培植了鄭清文、黃春明、七等生等文壇新秀,林海音家的客廳「是臺灣半個文壇」,許多文學的夢想就在這裡碰撞、實現,對於當代文學風氣的推展居了關鍵性的地位,文壇尊稱「林先生」。;生平;生平;1947年,林海音生下老三夏祖麗。北平因國共爭戰局勢日漸不穩,林海音夫婦決定帶著母親與妹妹回到故鄉臺灣。 回到臺灣後,夏承楹進入《國語日報》,先任編輯,後任總編輯,這一做就做了一輩子,一直做到社長、發行人,當時以注音國字排版的《國語日報》為臺灣推行語文教育奠下基礎。 而林海音在回到台灣後,便開始於報上投稿,都是些讀書雜記,當時她也常給《中央日報》、《中華日報》和《國語日報》寫散文,也為電台撰寫播音稿。 林海音的作品源源不斷,平均每三四天就有一篇刊出,從1949年到1952年,她一共發表了近三百篇文章,用的筆名包括英、音、阿音、阿英、小林、海音等。這段期間的作品以小品文及散文為主,絕大部分是介紹臺灣的鄉土風物。 1949年,林海音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但因孩子還小,便只編週末版,不過《國語日報》經費短絀,週末版每週都是靠同仁撰寫,林海音夫妻化了各種筆名寫了不少文章。;生平;生平;1963年4月23日,聯副刊出一首詩「故事」,作者是「風遲」。被當局認為有「影射總統愚昧無知」之嫌,林海音當即向報館辭去職務,在文壇上引起不小的震撼。而風遲也因「叛亂嫌疑」被收押,後來關了三年。 林海音不編聯副後,何凡依舊擔任《聯合報》主筆,一直做到六十五歲退休。 離開聯副後,林海音把何凡十年來在聯副上寫的專欄整理出來,準備集結成書,這時她意外的得到了公公的舊作,在1970年和1985年分別出版成書。辭去編務的這兩年也是林海音出版豐收年,她的短篇小說集《婚姻的故事》、《燭芯》、及第一本兒童讀物《金橋》出版。 1965年4月林海音應邀訪美四個月,她是美國國務院「認識美國」計畫邀請的第一位臺灣女作家,在這段期間從美國寄回的家書後來都收入《作客美國》中。 ;生平;生平;生平;1993年11月與冰心、蕭乾共同擔任由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主編的《臺灣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顧問。很多作家在大陸是首次被有系統地介紹,這套書使大陸讀者及研究者看到了臺灣除通俗暢銷小說外,還有這些內容紮實的文學作品。 其他語言版本的《城南舊事》也陸續問世:1995年日文版出版,1997年德文版在德國出版,還獲得瑞士「藍眼鏡蛇獎」。 1995年初,因年齡漸長,健康情形大不如前,加上文學市場的衰退,林海音開始著手結束成立了二十七年的純文學出版社,那年她七十五歲。她發信給圖書館、學校、慈善機構,把庫存的書一批批捐贈,也與在純文學出書的作者聯絡,無條件把版權送還給作者,而且存書免費附送,展現了寬大厚道的出版家風範。純文學的結束,使文學書籍全盛時期的「五小」:純文學、爾雅、九歌、大地、洪範,成為歷史名詞。 2000年8月林海音因糖尿病、心肌梗塞住進臺北振興醫院,隔年12月1日,因器官衰竭於臺北振興醫院病逝,後葬於臺北縣金寶山墓園,享年84歲。 隔年12月21日,何凡因心臟衰竭辭世,享年93歲。;大事年表;大事年表;1953年受聘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三女夏祖葳誕生。 1954年正式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 1955年12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出版。 1956年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創立,受聘擔任教職。獲第二屆扶輪社文獎。 1957年7月短篇小說集《綠藻與鹹蛋》出版。11月《文星》雜誌創刊,應邀兼任文藝編輯,主編為何凡。 1959年第一部長篇小說《曉雲》出版。 1960年中、短篇小說集《城南舊事》出版。 1961年與何凡一起辭去《文星》雜誌編務。 1963年4月因《聯合報》副刊刊登詩作〈故事〉,被認為影射臺灣當局,作者風遲遭逮捕,林海音被迫辭去《聯合報》主編。兒童文學《今古奇觀》出版。9月短篇小說集《婚姻的故事》出版。 ;大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