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07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资料精要.ppt

保护生物学07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资料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荒漠 冻原 荒漠 是在干燥的大陆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极度耐旱的稀疏植被。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非洲沙漠从非洲北部到南部形成世界上最广阔的沙漠带(撒哈拉沙漠);蒙古东北部、北美洲西部、南美洲的西部和南部、澳大利亚和我国西北部均匀分布。 冻原 是以低矮灌木、草本植物、苔藓植物和地衣构成的灌草植被或草本植被。 分为极地冻原和高山冻原两种类型:极地冻原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北美北部、环绕北极;高山冻原分布于地球各种气候带高山树线以上的寒冷区域,没有乔木类型。 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 森林 草原 荒漠 农田 湿地 海洋 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于湿润和较湿润地区,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寒温性针叶林:落叶松、云杉、冷杉 温带针阔混交林:红松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栎树、油松、侧柏等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壳斗、山茶、马尾松、银杉 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草原生态系统 生物资源丰富:鸟类和哺乳类的乐园 草原植被根系发达,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起重要作用。 也是农牧业的重要基地 分为温带草原、高寒草原、荒漠区山地草原3类 我国草原4亿hm2,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0%,但目前因不合理使用,草原面积正在急剧下降,草场退化十分严重。 荒漠生态系统 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极端干旱的环境系统,草本层比木本层更加稀少,地面多裸露 分小乔木、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高寒荒漠4类 种类单调而特殊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近国土面积的1/5 农田生态系统 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田生产体系,同其他生态系统相同,均具有构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要素。 特点:人工选择的农作物成为绝对优势;稳定性差,是最简单、最易受伤害的生态系统 我国耕地占国土面积的11%,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湿地生态系统 浅水湖泊、河流和沼泽。 湖泊和沼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新地区、云贵高原、江汉平原和三江平原、东北山地等。 海岸与海洋生态系统 海岸滩涂、河口湾、海岸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岛和大洋生态系统。 分3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发生与演替 生态系统的发展或演替:一定区域内,因物理环境条件改变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逐步趋向稳定的过程。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发生:长期的地质和气候的外部变化,与生态系统内部成员的活动所引起的动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是平衡-扰动-平衡的动态过程。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演替 早期:种类和数量趋于增加:起初增加迅速,后来增加速度减慢。 若存在可利用的能量供应, 能维持迁入种定居, 多样性会继续增加。 顶级时生物多样性减少:竞争。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弹性:稳定的系统受到干扰后回到原来平衡状态的快慢 持久性:经历扰动后产生变化之前所能维持的时间 抗性:系统受到干扰后产生变化的大小。 变异性:系统受到扰动后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稳定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系统越复杂,越稳定,对外界环境改变具有一定限度的抵御和调节能力。 局部稳定性,非全局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每一物种聚能抵御一定水平的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干扰。 功能群、关键种、冗余种等概念的产生,为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生态系统的退化 退化生态系统: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被外界干扰破坏,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形成破坏波动或恶性循环。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种类组成、群落或系统结构发生改变,如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产量下降,土壤和微环境恶化等,湖泊富营养化,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扰。 退化的原因:人类活动的干扰+自然灾害 生态系统的退化 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 土地退化:全球植被分布的17%。其中严重退化的约占1/6. 我国脆弱的生态系统:19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0%。 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如黄土高原沙化、盐碱化 西北干旱区:新疆干旱缺水、风沙严重,草场退化 华北平原区:河北盐碱风沙和自然灾害 南方丘陵区:湖南的水土流失 西南石灰岩山地:土层薄、肥力低、保水性差 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区:缺水、气候条件差 生态系统的恢复 人类对生态系统破坏 前苏联和日本核电站事故、油轮泄漏事件 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自然环境变为农田和人文景观等 生态系统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动态过程。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 生态系统的恢复 人类对生态系统破坏 前苏联和日本核电站事故、油轮泄漏事件 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自然环境变为农田和人文景观等 生态系统恢复是修复被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