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抗微生物药物药理学总论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篇 抗微生物药物药理学 ——化疗药物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述 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 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过程——化疗 第一节 常用术语 抗菌谱——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广抗菌药、窄谱抗菌药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杀菌浓度(MBC) 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定义: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后,敏感菌受到抑制,使口、鼻、咽、肠道原有的菌群平衡遭到破坏,不敏感菌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常见二重感染 真菌—白色链珠菌多见,表现为鹅口疮、肺炎 葡萄球菌—伪膜性肠炎 表现——失水、休克、剧烈腹泻(肠壁坏死、体液渗出),使用广谱抗菌药后,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肺炎、发热、肾盂肾炎等。 措施—停药,服乳酶生; 采用抗真菌药 第二节 抗菌药作用机制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 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 二、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 四、抑制核酸代谢及叶酸代谢 抗菌作用机制小结 (一) 使细菌细胞壁损伤,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繁殖期杀菌药 磷霉素、环丝氨酸:抑制胞壁粘肽前体的形成 万古霉素、杆菌肽:抑制膜胞壁粘肽的形成 青霉素、头孢菌素:抑制胞壁粘肽的交叉联接过程 (二)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重要物质外漏,引起细菌死亡——静止期杀菌药 多粘菌素:选择性与细菌胞膜中的磷酯结合 制霉菌素、二性霉素:与真菌胞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 抗菌作用机制小结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杀菌 氨基甙类:抑制蛋白质合成全过程—静止期、繁殖期杀菌药 四环素类:与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快速抑菌药 氯霉素、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快速抑菌药 (四)影响核酸合成杀菌—四氢叶酸,DNA, mRNA 磺胺类: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核酸合成—慢效抑菌药 甲氧苄啶(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核酸合成—慢效抑菌药 磺胺+TMP:增强疗效,延缓耐药性,由抑菌变杀菌 喹诺酮类:抑制细菌DNA合成——杀菌药 利福平: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一)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耐药性的分类: 固有耐药性:其获得由细菌染色体突变而来,并选择垂直传递给子代——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自发突变率较低,占次要地位) 获得耐药性:大多由质粒介导,质粒是染色体外带有遗传功能的基因成分,带有多种基因:耐药基因等。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注意:与耐受性相区别 第四节、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一、 抗菌药用药的基本原则: 1、明确诊断:临床诊断、病原诊断 2、合理选药: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 和不良反应 3、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肝肾功能、生理状态 4、防止滥用: (1)杜绝不必要用药:如病毒感染 (2)避免局部用药:易引起过敏反应 (3)控制预防用药:产生耐药性 (4)合理联合用药 二、联合用药——目的 1. 增强疗效 2. 减少不良反应 3.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产生 4. 扩大抗菌谱 二、 联合用药——指征 1.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如急性重症感染 2.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 如细菌性心内膜炎 3. 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 如腹腔脏器穿孔 4.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 如抗结核药 5.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抗菌药减少剂量 6. 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 如青霉素 + 磺胺嘧啶 预防流感 二、联合用药——结果 1. 协同作用(增强):1 + 2 ? 3 2. 相加作用: 1 + 2 = 3 3. 无关作用: 1 + 2 = 2 4. 拮抗作用: 1 + 2 ? 2 三、 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 药物分类: 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Ⅲ 快效抑菌药: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Ⅳ 慢效抑菌药: 磺胺类 Ⅰ + Ⅱ: 协同 Ⅱ + Ⅲ: 相加或协同 Ⅰ + Ⅲ: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