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企业与管理理论的发展教程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企业的产生:企业是劳动的分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之前,虽有一些手工作坊,但产品并不是为了交换,不发生经营活动,严格讲不是企业。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才产生严格意义上的企业。 企业的初期形态,主要是由资本所有者雇用较多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从事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的交换而形成的。 二、企业的发展 企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手工业生产时期(约16、17世纪) 工厂生产时期(18世纪-19世纪50、60年代) 企业生产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现代企业(20世纪70年代以后) 手工业生产时期(约16、17世纪) 工厂生产时期(18世纪-19世纪50、60年代) ①工厂资本雄厚,小型生产者不易与之抗争。 ②机械生产,节省人力,生产效率与效益显著提高。 ③手工业者失业,或沦为雇工,形成了一批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产业队伍。 ④工厂内部劳动分工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 企业生产时期(19世纪60年-20世纪初) ①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 所谓的“大王”: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摩根;大托拉斯:美国钢铁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杜邦火药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 ②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技术有了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并产生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 企业生产时期(19世纪60年-20世纪初) 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罗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从传统经验型管理进入到科学管理阶段。 ④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形成一支专门的工程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 ⑤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加速了企业间的兼并,同时跨国公司开始出现。 ⑥企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同时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 现代企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 同以往企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征: (1)生产技术方面: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精细的劳动分工和严密的协作,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2)产权结构方面: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产权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3)组织结构方面:扁平化、小型化、弹性化、虚拟化、网络化 2.2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1、古代的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 法家管理思想 兵家管理思想 2、近代的管理思想 林则徐、魏源的管理思想 毛泽东的管理思想 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儒家哲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讲求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的“以德治国”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道家哲学:以老子为代表,基本精神:以“道”为中心,讲“道法自然”,一切顺其自然,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法家哲学:以韩非子为代表,讲求以“法”为中心,主张“法治”,反对“人治”,实行法治,只需中等水平的管理者便可把国家管理好,若实行人治,则非要等千世一出的圣贤不可。 兵家哲学:以孙子为代表,讲以“谋略”中心,讲“因变制胜”,“令文齐武”。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突出特征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 把组织与分工作为管理的基础 强调了农本商末的固国思想 突出了义与情在管理中的价值 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把中庸作为管理行为的基准 把求同视为管理的重要价值 2、中国近代的管理思想 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发展工商业,开展对外贸易,主张私营,主张技术引进。 毛泽东:民主集中、群众路线、集体领导。战略思想是在局部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适用于企业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争取到有利地位。 二、西方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1、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非正式组织:是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自然产生的人际关系和共同的感情,而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正式组织:指组织体系中明确的职能机构。) 代表人物2:卡内基、马斯洛、麦格雷戈等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科学的研究出现了很多关于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 最著名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某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出现。 3、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3、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三、企业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在一百个创新里面,大概平均只有一个创新能够最终变成现实,得以实现 。 张维迎:我想创新就是打破框框,敢于冒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