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代 汉 语(五)古书中的用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书中的用字 古书难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即同一个词常有不止一个的字形来记录它。 本节介绍的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就是古书常见的四类用字现象。 (一) 假借字 1、定义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所记录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产生原因 在古籍中不用其义,只用其音。 3、识别条件 音同或音近 4、假借字的分类 1)本无其字的假借。许慎所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①借而不还,本义另造新字。 莫-暮 本义是黄昏、傍晚, 假借为代词、副词。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魏风·硕鼠》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注:莫—暮 古今字 然-燃 本义是燃烧, 假借为代词、连词或者词尾。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战国策·赵策三》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其-箕 本义是畚箕, 假借为代词或者语气助词。 皋之相马,相其神,不相其形。《伯乐荐九方皋》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亦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②兼表本义与假借义,没有新造字。 耳 本义是耳朵,假借为句末语气助词。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夫 本义是成年男子, 假借为指示代词、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战,勇气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借而又还,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辟 本义是刑法,假借为避开。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避”来表示。 乌 本义是鸟名,假借为感叹词。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呜”来表示。 采 本义是采摘,假借为文采、色彩。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彩”来表示。 ④一字被借,本义消失,借义独存。 难 本义为鸟名,借为难易之难。 骗 本义为跃而上马,借为欺骗之骗。 即 本义为就食,借为即使,表未然义。 奚 本义奴隶,借为疑问代词。 2)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临时代替。 畔---叛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史记·鲁周公世家》 要---邀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诗经·桑中》 归---馈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信---伸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易·系词》 5、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①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②唐·颜师古 “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 ③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重新“著之竹帛” 。 ④认识上的原因 “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经义述闻》) (二)古今字 1、定义 不同的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一组字。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形体演变的必然结果。 3、古今字的分类 第一类是字义完全相同,今字的产生不涉及汉字的孳乳分化,古今字属同字异形,是异体字的一类。如:塊/块、灋/法、埜/野、飮 /饮等 ; 第二类是字义部分相同,今字是古字在发展上孳乳分化的结果。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今字是由古字的本义产生的; ??莫--暮 “莫”的本义是“傍晚”,《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 《礼记·聘义》:“日莫人倦” 要--腰 “要”的本义是身腰的“腰”,《说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腰)自臼之形,从臼。” 《说文》未收“腰”字,《玉篇》收有“腰”,解释说:“本作要”。 2)今字是古字的引申义产生的; 贾---價(价) 《说文》:“贾,市也。”引申之,买卖有价,引申出价义。 竟----境 《说文》:“竟,乐曲尽为竟。”引申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计贼。” 3)今字是由古字的假借产生的。 采--彩 《说文》:“采,捋取也。” 隹--唯 表示鸟义。后来假借为语气词“唯”。 “辟”这个字,《说文》:“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原来,“辟”是个会意字,由“卩、“辛”、“口”三部分组成。本义是“法”,如《诗经·大雅·板》:“民之多辟,无自立辟。”但在古代、特别是先秦著作中,“辟”经常借作他用: ①《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从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