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详细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太古代 海陆分布:小块陆地散布海洋中 地壳运动:火山活 动频繁 生物进化:最低等原始生命体 矿产:铁 古生代 海陆分布:亚欧、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 地壳运动:升降剧烈 动物进化:早—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 中—脊椎动物(鱼类) 晚—两栖类 植物进化:蕨类植物 矿产:煤 中生代 海陆分布: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地壳运动: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 生物进化:裸子植物;爬行动物(陆地—空中) 矿产:煤、石油 新生代(第三纪) 海陆分布:与现代接近,高大山脉 地壳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动物进化:哺乳动物 植物进化:被子植物 矿产:石油 新生代 (第四纪) 海陆分布:与现代基 本一致 地壳运动:趋于稳定 动物进化:人类 植物进化:被子植物 矿产:石油 恐龙灭绝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组织讨论】 1、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 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 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一) 成土母质与土壤 土壤 岩石 风化 风化物 外力搬运堆积 成土母质 气候与生物长期作用 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称为成土母质。 气候中的水热条件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风化壳厚度,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二)气候与土壤 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比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 (二)气候与土壤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cm ,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灰表聚明显。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相反,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有机质减少。 思考:风化壳的厚度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联?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风化壳逐渐加厚。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三) 生物与土壤 (三)生物与土壤 土壤的表层为有机质(腐殖质),它是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最主要原因,是土壤的本质属性。阅读课本思考回答:土壤的有机质是怎么形成的?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以枯枝落叶和残体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地表 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有机质积累过程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于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什么?{土壤有机质的分布规律} 生 物 植物 动物 有 机 质 微生物 草类 森林 土 壤 根系茂密且集中在地表 落叶(肥力) 排泄特、分泌物、残体 搅动土体、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 分解转化有机残体、合成腐殖质 * * 学.科.网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太古代34亿年前古细胞化石 海陆分布:大部分为海洋,陆地面积增大 地壳运动:剧烈 生物进化:动物处于孕育、发展初级阶段;藻类植物; 元古代 zxxkw 海洋藻类化石 学.科.网 早 中 晚 蕨类植物 苏铁 银杏 始祖鸟 人类时代 哺乳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 鱼类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动物孕育萌芽 原始生命体 被子植物 时代 裸子植物 时代 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海生藻类 时代 (二)环境的变迁与生物的灭绝 2、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和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 (2)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50%以上无脊椎动物灭绝 1、地质时期生物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 3、恐龙灭绝的原因 1、人类区别于其他要素最显著特点:有意识适应和改造自然 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 (2)土地利用和土地退化 (3)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 (4)环境污染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 ——相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