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活出健康-談職場壓力調適.doc

快樂工作活出健康-談職場壓力調適.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快樂工作活出健康-談職場壓力調適.doc

快樂工作活出健康-談職場壓力調適 壓力係指當人類面對周遭環境的壓力源時,其生理、行為或心理所產生的反應,壓力的影響可能是正面或負面的,例如適當的工作壓力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但過度的壓力可能造成生產力下降;在人的一生中包含許多面向,如家庭、工作、興趣、朋友、健康、精神??等,每一個面向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亦可能成為壓力源。 近年來因過勞死案例頻傳,紓解職場壓力已成為熱門的健康主題之一,「過勞死」一詞係由日本醫學權威Tetsunojo Uehata 提出,指持續有害心理健康的工作,打亂工作者的生活節奏,從而導致疲勞蓄積及長期過度勞累,引發高血壓與心臟病等舊病復發,最終衰竭而死;在台灣根據「康健雜誌」調查發現,約有30%近260萬的上班族有疲勞的問題,其中又以高科技業工作者壓力最大,這些人為因應市場的激烈競爭而超時工作,形成賺得財富卻賠上身體的窘境。 談到職場壓力,就不能忽略人格特質與工作技能的配適度,根據霍蘭爾(Holland)提出的「職業類型理論」,人格特質對應的職業類型可劃分為RIASEC六大類,簡介如下: ◇ 實際型人格(Realistic):適合需靠雙手、體力勞動、務實、操作性的工作,如建築師、工程師。 ◇ 科學型人格(Investigative):適合根據理論與資訊進行邏輯分析的工作,如科學家、醫生。 ◇ 藝術型人格(Artistic):適合獨特、有創意、感性的工作,如作家、詩人。 ◇ 社會型人格(Social):適合輔助性、協助或培育他人相關的工作,如顧問、社工。 ◇ 企業型人格(Enterprising):適合競爭性、主導、銷售或說服的工作,如保險、零售。 ◇ 事務型人格(Conventional):適合注重細節、次序、整理的工作,如會計師或文職人員。 每一種類型均有其獨特的人格特質、職業興趣與技能強項,通常每一個人擁有不只一種人格特質,簡言之,當人格特質與職業類型配適度較高時,員工較能樂在工作,反之若配適度較低時,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工作壓力,故無論是個人選擇職業類別或主管為同仁安排工作時,建議均可參考此一觀念,以期能適才適所,讓同仁能盡展所長、樂在工作。 如何調適壓力 過度的壓力既然已經成為危害健康的關鍵因素,如何調適壓力就成為每個工作者必修的課題,以下簡介幾個調適壓力的方式: 一、發掘職場上的好朋友:根據「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一書指出,在工作上有好朋友的人,投入工作的熱情是一般人的七倍,而工作上有3位以上親密朋友的人,更有96%的機會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 二、尋求員工協助方案(EAPs)的協助:如本公司EAPs或同心園地、員工急難救助??等措施,均能提供員工諮商、資訊及轉介等協助,讓同仁獲得適當的支持服務。 三、從事有氧運動:持之以恆的進行每周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有氧運動,儘量讓自己做到出汗為止。 四、嘗試不同放鬆方式:從最簡單的深呼吸、漸進式的放鬆,到自我暗示??等方式,都有助於減輕壓力。 五、學習情緒管理:情緒管理係指透過發覺自己的情緒,並利用情緒所傳達的訊息進行自我控制、激勵與管理,例如當父母對小孩發怒時,若父母能發現自己處於生氣的情緒中,即可能先抑制自己的衝動,以較理性的行為對孩子進行管教;一般而言,寫日記或心情日誌是較常見的情緒認知技巧。 六、調整社交或溝通方式:人際關係是造成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透過適當的調整待人處事或與他人溝通的方式,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進而減少壓力。 七、進行時間評估與價值澄清:每日都僅有24小時可供運用,透過時間評估將日常生活中時間的安排情況進行確認,是否將時間優先運用在重要且急迫或重要而不急迫的事情上,而非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個人對生活的掌控度,亦能降低時間帶來的壓力。 結語 人生中不同階段需有不同的規劃,從年輕時主要追求經驗累積與依賴體力勞動,到年長時著重問題解決、統整並依賴腦力活動為主,若能配合個人價值觀,針對個人的時間與生涯及早進行規劃,將產生莫大的效益,以上介紹的觀念與技巧除職場外,亦可應用在生活中,最後謹祝福大家能保持一份天真的童心,平衡安排工作與生活,工作快樂、快樂工作。 (出自台灣電力公司《同心園地》 第141期;文/廖棟樑 基隆區營業處) 1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