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漆色及标志正确、明显 4、安全附件齐全、完好 5、仓库状况良好,安全标志完善 1.5米 空瓶 实瓶 存量限制 作业现场气瓶,同一地点气瓶数量不应超过5瓶,若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超过20瓶,必须设置二级瓶库。 气瓶剩余压力 防倾倒 远离火源 5米 气瓶类别、编号、数量、定检周期、外观检查、入库时间、出库时间、领用单位 工业气瓶的管理 制定依据 电焊机 NO:228 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焊机连接处有可 靠屏护 焊机外壳PE线接线正确,连接可靠 禁止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等作为 接地装置 焊机一、二次绕组,绕组与外壳绝缘电阻值不少于1MΩ,每半年一次,记录齐全 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超过3m,且不得拖地或者跨接通道使用 电焊机进行编号、建立台帐、检测记录 27 焊钳夹紧力良好,绝缘可靠,隔热层完好 焊机使用场所清洁,无严重粉尘,周围无易燃物 焊机二次线连接良好,接头不超过3个 严禁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等作为焊 接二次回路使用 考评自查表:NO:228 单台设备设施评价汇总表 电焊机半年检测台帐 电焊机检测记录表 评审基础资料 开口销、定位螺栓必须紧固完好 吊钩应转动灵活,表面光洁无裂纹,不许补焊 防护罩、盖、栏、护板等完备可靠 起重机械上旋转部位均应安装防护罩或盖; 双梁起重机的主梁两端外侧、端梁两端外侧、小车的车体运动方向两端外侧、司机室小平台三面外侧,均应装设护栏(护栏高度应≥1050mm,立柱间距应≤ 1000mm ,中间栏杆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应不大于500 mm) 运行限位 两台起重机同轨运行,相距0.5m,同时切断两台电源。 大车平移机构离极限0.5~3m断电停车 垃圾定点分类存放,有防 吹散、防污染装置,危险固废 有防渗漏措施 厂区大门开启灵活、 方便、迅速,无卡死现象 厂区双向主干道宽度不小于5m, 单项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且为环形。道路应有明显的人、 车分隔线 厂区道路 路面排水良好、平整、 盖板齐全、坡度适当 厂区道路一览表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路面宽度 汽车 大型 7——9 6——7 3.5——6 与车间大门宽度相适 中型 6——8 3.5——6 3.5 小型 6 3.5 3 最大纵坡 (%) 汽车 平原地区 6 8——9 8——10 8——11 山区 8 蓄电池搬运车 4 最小转弯半径 40—60t平板车:15—18m;15—25t平板车:12—15m;汽车带一辆挂车:9—12m;二轴载重汽车:8—9m;三轮汽车、电瓶车:3—4m。 行驶限速 交叉路口、装卸作业区、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转弯时 15km 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加油站、生产现场、倒车时 5km 厂区门口、危险路段, 需设置限速标牌和警示 标牌(车速为5km/h,交叉 路口应设反光镜) 厂区主干道占道率 厂区主干道占道率小于5% 照明灯布局合理,无照明盲区,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 厂区照明 厂区消防 室外消火栓应合理配置, 且有明显的漆色标志, 其1m范围内无障碍物。 所有消防器材完好,且灵敏可靠 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 均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 * (10)事故现场保护措施 A 事故现场勘察调查 B 事故现场恢复 (11)应急救援预案评审,必要时修改预案,并形成评审记录。 三、 考评要点: (1)确定了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2)针对重点部位制订了应急救援预案; (3)每年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演练。 计分方法: 本项目分值为10分,单项条款扣分,总分为单项条款得分叠加计算。 第十五节 危险源管理 一、危险源定义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地说:凡含有能量的物体和有害的物质都是危险源 因为能量和有害物质是危险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如果这些要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如事故人、生理缺陷等 5、行为性危险和和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二、危险源辨识依据: (二)按事故类别分类 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20个类别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