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他的书法以行书著称,用笔浓厚,而内含骨力。人称“浓墨宰相”。 3、晚期(咸丰至清朝末年) 扬碑抑帖之说经阮元、包世臣发端,何绍基、康有为继后,于是碑学始成巨流。到咸丰、同治年间,“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千百年来,晋唐书风对书坛的禁锢被打破了,篆书、隶书、北碑重新获得了生长的动力。书家辈出,异彩纷呈,清代因此成为书史上又一个辉煌的时代。 吴昌硕(1844-1927) 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何绍基(1799——1873) 阮元门生。书从颜真卿出,生动圆熟。继邓石如后,极力推崇碑学。主张“书家须自立门户”。执笔用回腕法。这种执笔法远离正常生理习惯,故每次写字须“通身力到”,每次写完“汗湿襦衣”。别有趣味。 康有为?(1858——1927) 中国近代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著有《广艺舟双楫》,成为晚清碑学理论的总结。所论将帖学一系全盘否定,有失偏激,然而对当时积弱的帖学,不无棒喝之功。康有为醉心于摩崖书风,写字时不计工拙,以意导笔。作品雄强恣肆。 结语 晚明和清代书法的许多探索,都与艺术家走出书斋、面向社会的生存状态有一定的关系。换句话说,文人化书法审美诉求的生存土壤已经被社会化的生活境遇所改开始了书法艺术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变,使审美理念、技巧探求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初步具有了审美大众化的特点,开始了书法艺术向现代形态的转型。 谢谢! 王庭筠《李山画风雪杉松图卷跋》,墨迹纸本,共十一行,六十字。该帖深得米芾之神,行笔结体,皆极类米字,气韵也蕴藉可观。现藏美国。 赵秉文《赤壁图卷题诗》,纸本,纵高51.9厘米,横长69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书法笔力遒劲,大气磅礴,自然生动,功力非凡。 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 元代书法特征: 一、复兴晋唐书风与全面复古。 二、少数民族书家大量涌现的独特现象。 三、书画结合成为一种风尚。 1 赵孟頫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欧波等,世称“赵松雪”。宋太祖子秦王德芳十世孙。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后人称“赵吴兴”。 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严谨的法度,树立古典风格的权威价值,从而矫正了南宋书法学时风、轻法度的巨大缺陷,使书法发展迈入一条较为健康的轨道。他的书法思想、风格,不仅主宰了整个元代的书法,甚至直接影响了明代前中期书法的发展。 传世墨迹有《胆巴碑》、《妙严寺记》、《六体千字文》、《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仇锷墓志铭》、《归去来兮辞》、《赤壁赋》、《洛神赋》、》、《兰亭十三跋》、《汲黯传》、《道德经》等等。 《赤壁赋》 该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仇锷墓碑铭》于延祐六年(公元1320年)书,是其晚年力作。运笔方整有力, 遒丽老健,一笔不苟,骨气深稳,与常见赵书妩媚甜润不同。赵孟頫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好。此书是他楷书代表作之一,他的楷书用笔流畅随意,但又出规入矩,法度森严,其结体疏朗俊秀,飘逸洒脱,几乎无瑕疵可言。 2 少数民族书家 康里巎巙(1295—1345) 字子山,号正斋、恕叟,康里(今属新疆)人。 书法笔画遒丽,转折圆劲。康里夔夔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书法家在书坛名重一时,士大夫萃于其门。康有为推崇他“奇崛独出”。 代表作有《述笔法卷》、《柳宗元梓人传》、《十二月十二日帖》等。 《奉记帖》 本帖为一封信札,计30行。迅捷的笔力加上过人的气势,使全篇雄奇连贯,-气直下,没有丝毫窒息,表现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隐士书法 吴镇(1280—1354) 元代画家。字仲圭,性爱梅花,房子四周种满梅树,自称梅花道人、梅花和尚、梅沙弥,自题其墓为“梅花和尚之塔”。嘉兴(今属浙江)人。隐居乡里,一生清贫。善草书,笔法古秀苍劲,风神潇洒。他的书法多见于题画 ,单独成幅的流传至今草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幅 。 杨维桢(公元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会稽(浙江绍兴)人。他的书法 讲究抒情,尤其是草书作品,显示出放浪开骸的个性和抒情意味,他晚年的行草书,恣肆古奥,狂放雄强,显示出奇诡的想像力和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相机EOSR10说明书.pdf VIP
- 公共危机管理(第二版)课件:突发危机事件的善后恢复和重建.ppt VIP
- 2024中国公路货运行业智慧安全白皮书.pdf VIP
- 爱国经典朗诵《何以华夏、何以中国》朗诵稿.docx VIP
- 2025年医学课件-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pptx VIP
- 量子通信技术科普讲座模板.pdf VIP
-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课时)-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2025年轻人情绪消费趋势报告.pptx VIP
- (高清版)B-T 19363.1-2022 翻译服务 第1部分:笔译服务要求.pdf VIP
- 《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21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