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核病的诊治进展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呼吸科 教授 自1882年Robert Koch发现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以来,结核病仍然是仅次于爱滋病的第二大致死性感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度公布资料,该年度全世界因结核病致死人数达220万,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4%。全世界有20亿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800万新结核病患者产生。儿童感染率为9.6%,每年3月24日为世界结核病日 一、结核病的病因: 病原体:结核分支杆菌,用苯胺类染色后不易为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生长十分缓慢,分裂繁殖周期为14—22小时。导致结核感染发病过程缓慢,给诊治带来了困难。 结核杆菌的分型:分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对人有致病性菌主要为人型,其次为牛型,结核分支杆菌L型。 结核杆菌的抵抗力:抵抗力较强,阳光直接照射下2h死亡,紫外线照射10—20分钟,65℃30分钟,70℃10分钟,80℃5分钟,煮沸1分钟都可杀死,消毒痰用5%碳酸或20%漂白粉24小时。 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为机会致病菌,毒力较MTB为弱,NTM的疏水性特征形成的生物膜使其可持续生存于供水系统中。 其生物学和生理学特性与MTD明显不同,人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肺或胃肠道是主要感染部位,发达国家多见,儿童以淋巴结炎多见,对PPD-S呈低敏,而对PPD-A、PPD-B、PPD-F、PPD-G、PPD-Y呈高反应,对抗结核药耐药率高。 二、传染途径 1、? 呼吸道传染 2、? 消化道传染 3、? 其他 三、发病与免疫 Koch现象:即给健康豚鼠注射结核杆菌,可产生病变及死于结核,若给已感染豚鼠再注射结核杆菌,病原菌侵入处强烈炎症反应和坏死,愈合。 结核杆菌体表面覆盖一层由长链脂肪酸、糖脂和其他成分组成的腊质样细胞壁,这种含有多种特殊脂类物质的胞壁,赋予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吞噬细胞内生存的能力,也为特异性T淋巴细胞提供了独特的糖脂抗原。 结核杆菌以巨噬细胞为宿主细胞,结核杆菌通过与巨噬细胞膜上胆固醇结合而锚定于细胞表面,在巨噬细胞表面存在许多种抗原受体,结核分枝杆菌能与这些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进入巨噬细胞内。 结核分枝杆菌由何种受体介导的内吞,决定了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命运,由免疫球蛋白受体FcRs和Toll样受体介导的内吞触发宿主防御反应机制,而由补体受体介导则促进结核分枝杆菌在吞噬体的存活。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在其编码蛋白中,有两簇富含甘氨酸—丙氨酸的酸性蛋白,能破坏抗原加工递呈细胞内抗原加工分子—蛋白体,导致不管是结核分枝杆菌自然感染还是接种BCG,都很难产生适度抗结核感染免疫而将体内病原体完全根除,致使相当部分被感染者长期带菌。 四、结核病的诊断: 1、?病史: 现病史 接种史 既往史 接触史 传染病史 2、? 临床表现 (1)发热(常午后低热),可伴盗汗,乏力,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月经失调 (2)呼吸道症状多不明显,可伴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 (3) 结核变态反应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性关节炎 3、体格检查:体征不明显,体表淋巴结轻、中度增大,肝脾可轻度肿大。 4、影象学检查: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X线 CT) 确定结核病的范围,性质,类型,活动进展 炎症型、结节型、微小结节型 5、结素皮肤试验:5uPPD=PPD0.0001mg皮内注射,48—72小时测量 硬结5-9mm为(+) 10-19mm为(++) ≥20mm为(+++) 双圈反应,水疱(++++) 2000年美国胸腔学会、CDC和美国儿科学会修订PPD诊断标准,推荐三个界定值为阳性反应标准。 (1)高危人群如与活动性结核病人近期接触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5mm为(+)。 (2)任何小于4岁儿童,高危人群如多发结核地区和贫瘠地区居民和与高危人群有接触儿童≥10mm为(+)。 (3)任何低危人群≥15mm为(+)。 除结核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BCG接种后均可(+)。 国外己制作出NTM的敏感抗原PPD-B、PPD-K、PPD-Y、PPD-G与结核杆菌的PPD-S作比较,可以区分结核感染和NTM感染。 1986年发现MPB64只存在于结核杆菌和少数几型BCG株而不见于NTM。 1995年发现ESAT-6抗原,是一准确的结核感染标志物。 1998年CFP-10抗原被发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窄冠带条多层缠绕搭接量计算方法及应用.pdf VIP
- 2025年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L10010022《病理学》课程标准.pdf VIP
- 【必备收藏】幼儿建构区游戏指导完整版课件-.pptx VIP
- 主题策略-【专题报告】CANSLIM4.0策略:叠加企业生命周期.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分组实验统计表.xls VIP
-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插画设计-PPT课件(全).pptx
- 古代牝户手抄本雨花香PPT课件.pptx VIP
-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