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熊气漫天弥漫基金“会诊”股市.doc
熊气漫天弥漫 基金“会诊”股市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公告日期 2011-10-10
作者 --
股市、债市、大宗商品,一轮接一轮的资产价格暴跌,最后演绎到具有避险功能的黄金,这不仅让人联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中投资者的反应:信心处于崩溃的边缘,无处寄托。
欧债危机蔓延,新兴市场国家的楼市已有一丝“熊味”,如果房地产周期拐点向下,那么,负财富效应之下,消费更难启动,市场直面的,或许是更大的震荡。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无疑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经济增速难免将下一个台阶,对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成为困扰市场的最大因素之一。
时间已经步入四季度,市场的环境依然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机构投资者对于后市预判,可谓悲观情绪蔓延,面对资本市场严冬,更多的机构选择了苦熬、防御,等待破局。
正如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市场的下跌终会“跌出价值”,这也必将吸引中长线资金入场,在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不是奔跑的速度,而是谁活得更久,在一个极度悲观的市场中,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严冬将至,春天还有多远?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大
“实体经济和股市就像是主人和狗的关系。人在街上遛狗,人很平稳地前进,狗有时向前狂奔,有时东跑西跳,但是人和狗是一同往前走的,他们最终会一起到达散步目的地。”德国投资大师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曾将股市与经济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狗与主人”的关系。
全球股市的暴跌,再一次将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反映得淋漓尽致。不过,悲观投资者中,只有少数人对下跌的幅度持有悲观的看法,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的预期并不多。大多数悲观的看法集中于时间长度,即将到来的经济减速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宏观经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经济二次探底是大概率事件。”富敦基金中国区总监孟宁认为,经济增长已经开始下滑,但是通胀并没有下降,所以即便看到了减速的危险也没有办法放松调控。同时,另外一个导致经济可能探底的因素是房地产的调控,中国经济过去十年的支柱产业都是房地产,这种支柱不仅是它自身拉动的产业链长,同时也是因为建立其上的土地财政也刺激了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繁荣带来的财富效应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消费的稳定。
在孟宁看来,房地产市场一旦崩溃,不仅是房地产及相关企业要破产,固定资产投资会下降,居民的财富也会出现损耗和重新配置,这在短期都是紧缩的信号。
“欧债、美债问题导致出口和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国内较长时期持续的紧缩已经开始显现效果,后续的通胀、楼市都面临拐点,正向着调控的预期方向前进,但同时不可避免会付出经济增速放缓的代价,由此引发对企业盈利下滑的担忧。”华安基金公司首席投资官尚志民认为,目前在外部经济环境动荡的挑战和冲击下,尤其是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和高效的资讯传播作用下,A股市场的悲观和恐慌情绪上升,导致市场不断走低。
“对于A股市场而言,国外经济存在失控恶化的可能。”汇添富基金的投研人士认为,国内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在增大,而政策受制于高房价和高物价,政策环境和流动性依然紧张。
当中国还在为通胀担忧时,世界经济进入通缩阶段的特征却越来越明显。
“当前总需求快速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一片萧条。通缩背景下,黄金价格也在快速下降。由于总需求下降,企业商品价格的上涨空间被严重压缩,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国联安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吴照银担忧的是,“中国的总需求同样面临快速下滑。当许多人看到通货膨胀在7、8月见顶回落而欢呼雀跃时,实际上更为可怕的经济快速下滑已经袭来。”
历史经验上,过去30年来每一次通胀见顶后无一不是通货紧缩如影随形,其背后的关系是:通胀不是无缘无故地回落,而是在打压总需求以后的回落。
吴照银认为,去年以来的连续多次提高准备金率、加息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限购政策都使得总需求下降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下降。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总需求的下降就不会有通胀的回落。另外,政策始终是滞后的,这种滞后绝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失误,而是政策制定者必须看到事实已经发生变化才能决策,绝不可能预期到将出现某种现象就会相应决策,这一点与股市投资者根据预期进行决策完全不同。
估值便宜只是“幻觉”?
就在不久之前,不少投资者还纷纷在谈论“市场估值便宜,下跌空间有限”,如今,当企业盈利面临快速下滑,估值便宜,或许只是一个“幻觉”。
据了解,近一个月来,分析师一致预测调低公司家数明显增多,而调升公司数下降明显。下调公司集中在周期类行业,而消费类行业内公司盈利预测上调相对较多。
“有观点认为目前市场的估值已经达到1664点或998点的水平,其错误之处在于没有观察到企业盈利将快速下降,以历史曾经发生的确定市盈率和未来变化的盈利来推导当前合适的估值水平,无异于刻舟求剑。”吴照银认为,按照目前对国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