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的生理功能: 脑为人体最高主宰;脑为元神之府; 脑司思维, 主聪慧; 脑主记忆, 主任物, 司明辨; 脑主意念, 主运动, 主五志, 主调节。 脑的生理特性: 脑为清灵之脏、纯阳之脏, 喜盈恶亏, 喜静恶扰, 宜伸忌郁, 藏而不泻。 脑对其他脏腑、经络具有主宰作用,但脑必须依靠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功能活动配合协调, 经常获得五脏六腑化生的精、气、血、津液的濡养、温煦、推动, 方能保证脑的生理功能正常, 从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 督脉以其总督一身之阳而命名,为“阳脉之海”,能统摄调理全身阳气,维系全身元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日“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由于阳主动,所以人的一切功能活动,皆为阳气所主。 《素问.骨空论》曰:“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下出会阴,经长强,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 分支:“…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 取穴 长强 定位:在尾骨下端,当尾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陶道 定位: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府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百会 定位: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 杨上善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 可见百会、风府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个穴位。 华佗夹脊穴 夹脊穴可以说从属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与脏腑密切相关,其联络途径,也是主要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络为基础,并且这种联络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仅靠经络的循环往复,而且借助于气街径路与上下、左右、前后经脉之气沟通,从而夹脊穴成为督脉和足太阳经脉气的转输点。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脑络,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 适应症 适用于中风偏瘫、头部内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痿症、呆病、眩晕、头痛、健忘、失眠、喑啡以及与运动或感觉神经有关的疾病。 具体操作 印堂:提捏进针,从上向下平刺,深0.5-1寸。 百会:平刺0.5-0.8寸,得气后快速捻转200转/分,捻转1-2分钟。 四神聪:平刺0.5-0.8寸,得气后快速捻转200转/分,捻转1-2分钟。 风府: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得气后不行补泻手法。 华佗夹脊穴“蛇形刺” 斜刺0.5-0.8寸,腰2~骶1夹脊穴可斜刺0.8-1.0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长强: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得气后快速捻转200转/分,捻转1-2分钟与百会穴同步行针。 配穴 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前后各1寸):得气后快速捻转200转/分,捻转1-2分钟。主要用于与运动、语言有关的疾病。 智三针(神庭、本神(双)):针尖向下或向上平刺0.8-1寸,快速捻转200转/分,捻转1-2分钟。主要用于与神志有关的疾病。 脑三针(脑户、脑空(双)):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快速捻转200转/分,捻转1-2分钟。主要用于与小脑平衡障碍有关的疾病。 顶颞前、后斜线:针尖向下沿皮刺0.8-1寸,快速捻转200转/分,捻转1-2分钟。主要用于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的疾病,针刺时先刺运动区,后刺感觉区。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3周,神志清楚,右下肢肌力3级,但右上肢、言语含糊无明显好转,并且发现家属扶住病人都坐不住,头也抬不起来。 醒脑通督针法配合解语利窍针法治疗一周,患者言语含糊明显好转,基本能理解意思,右上肢可内收至下颌部,而且在家人扶持下可直坐,头能抬起。 治疗第4次患者左侧踝关节可以做屈伸动作。 针刺10次后患者进步明显,右上肢肌力可达5-,双下肢可在床上平移,肌力2级。 * * 醒脑通督针法 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科 韩世芳 配穴 颞三针 智三针 脑三针 顶颞前、后斜线 主穴 百会 风府 陶道 长强 华佗夹脊穴(蛇形刺) 四神聪 印堂 百会 风府 陶道 督脉 长强 1、督脉首穴 2、督脉之络穴 3、为督脉与足少阳、足少阴经交会穴 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督脉与阳维脉交会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 经外奇穴 华佗夹脊穴 印 堂 四 神 聪 印堂:位于前额部 ,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