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建“幸福教育”校园模式 与教育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平顶山市新华区团结路小学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五项愿景:活力校园、品位教师、精彩课堂、快乐学生、智慧家长 把幸福引入到学校的文化实践 教师:正确的幸福观、职业幸福感,提高工作和学习热情,释放创造潜能 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学会劳动。 把幸福引入到学校的文化实践,教育中体验幸福,用幸福促进教育,培养师生家长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奉献幸福的能力。 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完善“孕育幸福”的管理机制,探索“提升幸福感”的管理制度,倡树“崇德向上、务实和谐”的校风,弘扬“正、宽、敏、和”的学校团队精神。 重大决策以人为本、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管理文化 贴近师生、贴近教学、细节落实的服务文化 全员师生和谐相处、平等互助、健康向上的人文文化 专业成长、勤于学习、创新求效的学习文化 规范有序、人文民主的校园环境文化 教代会制度、民主评议制度--- “三议两公开” 。 情感管理---激励为主,书香浸润,正能量,高品位。 2、塑造“完美卓越”的教师队伍 积极的理想观,正确的职业观,科学的幸福观,和谐的友情观。 尽可能改善教师工作条件 尽可能满足教师感情上的需要 尽可能满足教师心灵的需要 尽可能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题研讨、读书月评、名师课堂模仿迁移,高端观点学习交流、导师结对、帮扶指导、话题交流、名校采风。 “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 3、丰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校训: 引导学生一天比一天思考更多;一天比一天懂得负责;一天比一天更会学习;一天比一天更爱生活。 “四好三会一能”养成教育:行为引领、行为训练、行为--关注小事,小处入手,培养好习惯。 特色课程:经典诵读、童诗创作、剪纸、兔子舞、竹竿舞、花样踢毽、花样跳绳、乒乓球等校本课程。 多元评价:“诵读小名士”“才艺小明星”“运动小健 将”“书画小达人” 八大行动:体育强健魂魄,书香浸润心灵、书法滋养个性、歌声陶冶情操、舞台展示梦想,走进“社会课堂”、定格幸福瞬间、榜样传递力量 4、探索“快乐高效”的幸福课堂 3323快乐高效课堂模式 三个关注:关注学生兴趣,尊重学生本身的发展;关注学生习惯,夯实学生优秀幸福人生的基石;关注学生质疑,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力学生的持续发展。 流程三版块:问题质疑问题探究、解疑分享高峰体验、反馈评价思维拓展。 课堂两个特色:是否实现了高峰体验,何处呈现美丽趣味。评价三个维度:自主学习是否有方法,合作学习是否有兴趣,交流展示是否有自信。 【魅力课堂评选 青年教师素养大赛 家长开放日展示课 经典教例案例库】 作业改革 核 心:体验生活、启迪思维、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特 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积极探究 5、完善“校本课程”的建设 “经典名篇诵读”的课程体系 “一班一品”文化阵地 “感恩3+1”活动: 每周向父母或长辈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每月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侍奉性的事 每学期给父母或长辈、教师、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感谢信 建立一本自己的“幸福日记”。 6、引领“智慧家长”营造幸福家庭 “幸福教育五个一” 一分钟倾听 一分钟参与、 一分钟游戏、 一分钟赞美、 一分钟矫正 【家教征文、优秀家长评选】 敬请专家指导 2013年10月 * 创建“幸福教育”校园模式与 教育策略的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措施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的保障措施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提出的背景 给孩子提供幸福快乐的教育生活,对他们的终身幸福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 杨东平教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的渡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 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象一:学生 厌学情绪有增无减,并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讨厌读书,课堂消极,反感提问,作业应付,个性乖张…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