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班级建设思考与实践(初中杨树滨)技术方案.ppt

幸福班级建设思考与实践(初中杨树滨)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树滨 (山东省特级教师、创新型班主任、 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齐鲁名师人选) 山东 肥城 龙山中学 QQ:147448173 电话邮箱:shubin5189@163.com 谢谢! QQ:147448173 电话邮箱:shubin5189@163.com 注重班级活动中的主旋律 ——由“神七”着陆比赛所想到的 突出班级活动中学生主体 ——孤独的感动 把我的世界强加给了学生,强调了自我,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换位思考、转换角色,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现在这样的班会上,学生们感动着自己,教育着自己,我也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感动着学生的感动;也不时的和同学们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这样的班会让我感到一种的久违的轻松、舒展和愉悦。 “教育必须从了解人心着手。”—卢梭 《爱弥尔》 五、特色打造中建设幸福班级 日常工作中出特色 ——排座次、分小组、办板报 能做实、做细、做好老生常谈的工作就是特色 魏书生的座次排列 “假、大、空” 两周一次 内容丰富 留存底稿 一个小区一个小组 扬己之长创特色 ——两张新年大贺卡 苦 心 人 天 不 负 希望同学们 珍惜时间 集中精力 努力学习 竭尽全力 创造奇迹 有 志 者 事 竞 成 初三全体同学 收 初三全体老师 赠 “堵”和“导” 因势利导 扬己之长创特色 ——两张新年大贺卡 扬己之长创特色 ——一幅对联定军心 面对疾病,我们需要 镇定和科学 专注和拼搏 面对中考,我们需要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针对性 形式新颖 时效性 发挥自身优势 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时时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动态,以一首首小诗为学生排忧解难 。 扬己之长创特色 ——一幅对联定军心 持之以恒成特色 ——致敬年度创新人物 坚 持 “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因为除了它,你什么也没有!” ——吴立昌著《“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2012年山东省年度创新人物(班主任系列) 持之以恒成特色 ——致敬年度创新人物 六、反思提升中建设幸福班级 反思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定位 ——三个班长 班主任就应当根据每个班长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的方式和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努力配合好班长的工作,当好班长的助手。不要总是试图改变学生,应当学会适应学生。 班风建设也是如此。班主任的风格和学生的特点相互融合,甚至是妥协的结果。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反思班风的建设 ——真正的大学 哈弗大学 麻省理工大学 一所成功的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特点。两所紧紧相邻的学校竟然风格迥异,并且都是那样的成功、杰出。这是两所真正的大学。班级管理亦然。 反思“孩子,我应当给你什么” 教师的成长四阶段 侧重传授知识阶段 侧重给予方法阶段 侧重培养习惯阶段 侧重精神引领阶段 “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绝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任何事情都有一百种方法” (工具摆放、栏目名称、教室美化)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思 想 录 思想 习惯 方法 知识 反思“孩子,我应当给你什么” 给同学们一种理念,一种精神的引领。一个有美好人格特质的孩子,不管父母、老师在不在身边、不管将来会怎样的人生旅程,我想他都可以以积极的态度顺利成长!而这就是每一个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最想要、也最应该留给孩子的。 学生学习的四个维度和层次: 学习成绩 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 学习精神 反思“孩子,我应当给你什么” 在学生今日之爱戴与未来的追忆中,寻找富有乐趣的教育人生。 用自己的成长引领、激励学生的成长。 做个复合型的优秀教师。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整体素养等对学生影响极大,甚至终生。高明的班主任无招胜有招,处处都是招。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反思“孩子,我应当给你什么” 反思点滴细节—— “I love you”PK“你长的不如小时候漂亮了” 或许我们习惯于因求全而责备,我们的家庭中如此,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我们总希望每个孩子、每个学生好一点再好一点,总是希望他们十全十美,总是希望他们完美无缺;因此,总是敏锐的发觉,极力的扩大,苛刻的要求,严厉的批判孩子们的所有不足。而忘记了他们仅仅是一个正在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