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13.3?16.0kPa(100?120mmHg) (2)舒张压:8.0?10.6kPa(60?80mmHg) (3)脉压:4?5.3kPa(30?40mmHg) (4)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足够的血液充盈量、心脏的射血和外周阻力的存 在以及生物体内的大血管弹性等因素 血压的建立需考虑: (1)心室射血对血流产生的动力与外周对血流产生的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 (2)大动脉管壁弹性储器作用在动脉血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它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同时,使外周血流成为连续性。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p96 (1)搏出量 (2)心率 (3)外周阻力 (4)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 (5)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1)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增大,心缩期中的动脉血量增多,对 血管壁的侧压力加大,动脉压升高。 (2)心率 其它条件不变,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流向外 周血量减少,存留在大动脉血量增多,致使舒张 压升高,脉压差减小。? (3)外周阻力 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增大时,心舒期末,动 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增高。收缩压高不 如舒张压明显,故脉压差减小。 (4)大动脉管壁弹性 大动脉壁有缓冲血压的作用。如大动脉弹性降低,则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若同时伴有小血管硬化,则出现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相适应,可保持血管充盈度,使血压维持正常水平。若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不变,可引起血压下降。若循环血量不变,血管容量增大,亦可引起血压下降。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P102)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机体的神经和体液机制可对心脏和各部分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各器官组织在不同情况下对血流量的需要,协调地进行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 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支配血管的传出神经 缩血管纤维 舒血管纤维 1.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 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p103(支配部位、效应及机制) –? 对心脏各部位均有支配。 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传导效应(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心得安) 使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增高;对K+通透性降低? 1.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支配部位、效应及机制) 对心室肌部位支配较少,故迷走神经兴奋对心室肌收缩的影响远没有对心房肌作用明显。 产生负性变力、变时、变传导效应(递质:乙酰胆碱;受体:M;阻断剂:阿托品) 使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促进K+外流;导致①最大复极电位超级化②钾通道失活减慢,自动去极化速度减慢,自律性降低。 2.血管神经支配 缩血管纤维p105 体内大多数血管平滑肌受交感缩血管神经单一支配,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作用。交感缩血管神经具有紧张性活动,当其紧张性减弱时,阻力血管随即舒张。 2.血管神经支配 舒血管神经纤维p105 (1)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体内骨骼肌部位除缩血管支配外,还有这类神经纤维支配,其递质为乙酰胆碱;其效应为局部血管扩张;其特点:平时没有紧张性活动,可能与情绪反应有关) (2)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局限于少数器官,除缩血管神经支配外,尚有这一类神经支配,其递质为乙酰胆碱,产生血管舒张,只对器官组织局部血流起调节作用,不参与整体血压的调节) (二)、心血管中枢p106 延髓心血管中枢(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 一般认为,延髓心血管中枢至少可包括以下四个部位的神经元: (1)缩血管区 (2)舒血管区 (3)传入神经接替站 (4)心抑制区 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p106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血 压 变 化 颈动脉窦 主动脉弓 心迷走 心交感 交感缩血管 心 脏 外周 阻力 血 压 调 整 中枢 效应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备注: 该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避免动脉压过高或过低。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三)血管升压素 (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五)心房钠尿肽 (六)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七)组胺 (八)前列腺素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p110 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 –?? 全身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升高)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RIGOL普源PVP2350 无源探头用户手册.pdf VIP
-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docx VIP
- 考研真题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816食品生物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化学锚栓计算(修改版).xls VIP
- osi七层模型教学课件.ppt VIP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2024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pptx VIP
- ZOOM声乐乐器L-12快速入门(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1].pptx VIP
- 《成人密闭式吸痰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图纸会审(表格)》.docx VIP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2008版-新)【模板范本】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