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鸦片战争爆发 复习: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变化? 如何看待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对外政策? 一、中英贸易及冲突 1、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 东印度公司 1600年,经“皇家特许”,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经营对东方,主要是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这个公司起初在马来群岛带进行香料贸易,后转向印度建立基地一。 从18世纪起,英国通过战争和欺骗收买等手段,排挤法、荷势力,于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后,完全消除了法国在印度的势力,确立了其对印度的统治。英国政府曾依靠该公司在印度的财产和武装(陆军、舰队),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掠夺战争。 东印度公司特许垄断对华贸易与清政府公行贸易体制的对应性。特许垄断(茶叶贸易)(1600—1773—1813—1833—1858)。清朝内部,“广州利益集团”。1637年至17世纪末,英船先后到广东、台湾、厦门、宁波、舟山、福州等地共贸易32次,但贸易额不大。 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早期贸易 东印度公司与广州十三行之间不能说没有矛盾和冲突,但总体是互相适应: “他们双方都有一种商业道德和诚实无欺的声誉,在世界的任何部分和世界史的任何时期,都还不曾有过超越他们之上的;贸易经营全凭口头约定,从不用一个书面契约;彼此间有很多的互助和同情。”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议会举行听证会,东印度公司人员证词也说双方合作很顺利。 2、英国对华贸易形势的变化 (1)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结束 1834年4月22日,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的结束。 原因:由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自由贸易力量的增强而导致的。 其中港脚商人起直接作用 结果:东印度公司结束后,那种非正式的、商业式的殖民地管理已经完全让位于正式的、政府管理模式,各殖民地对母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A:中英贸易方式变化 散商贸易取代官营垄断模式 B:英国对华贸易管理格局变化 英国散商需要新的贸易制度保障权利,中国也需要有机构制约英商 3、律劳卑事件 英国政府于1833年12月10日任命律劳卑男爵为驻华商务总监督,具有官方身份。职责是“掌管虎门口内一切有关英国船只与水手之事务”。 东印度公司体制下,管理对华贸易的是“大班” 值得注意的是,他得到的训令是必须与中国地方官直接打交道,而不得与行商打交道,这涉及到国家平等问题。但中国广州当局当然还是把他当作“大班”看待,仍要他和行商打交道。这样中英贸易反倒失去沟通渠道。 律劳卑曾布告说明清时广州总督官都与英国监督打交道,他列举雍正、乾隆、嘉庆以及大班每年见总督的事例,要求相见。 而两广总督卢坤反驳说:以前所见英人均以贡使身份来见的,并说英君向来恭顺。这说明双方矛盾也有制度上的冲突了。 有学者认为,“律劳卑事件是鸦片战争的前哨战,英国是通过鸦片战争来报律劳卑之仇”。 二、鸦片泛滥和中国禁烟 1、鸦片贸易的开始 (1)鸦片贸易前的中英贸易 中国出口茶叶、生丝、药材、瓷器、土布等,从英国进口毛织品、金属制品、棉花等。 1781-1790年,中国出口茶9600多万元。1781-1793年,英国输入全部商品1600多万元。 (2)鸦片走私贸易 萌芽:以药材进口(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来中国时起) 1559年(明神宗万历十七年)《陆饷货物税则例》中规定“阿片每十斤税银二钱”,是鸦片征税之始。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左右,西班牙人带来美洲烟草。后由荷兰人传入吸食鸦片的方法。 1757年英国占领印度的鸦片产地孟加拉后,强迫当地农民扩大鸦片种植,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鸦片专卖权,1793年又得到鸦片制造权。鸦片从种植、制造到拍卖都由东印度公司一手包揽垄断。 18世纪初,英国开始对华输出鸦片。 1000箱/年(每箱100-120斤) 嘉庆时 4000箱/年 鸦片战争前 40000箱/年(每箱价400-800元) 美国从土耳其、俄国从中亚贩入中国。 (3)鸦片走私给英国带来的暴利 东印度公司:获利超成本十倍 英属殖民政府:按300%抽税,仅鸦片税收占全年收入10% 鸦片贩子:每箱利润达1000元 英国本土获益: 工商业资产阶级:英国在印度销售工业品,购买印度的鸦片,然后将鸦片输入中国换取茶叶、生丝,,运销英国和世界,工商资产阶级从这“三角贸易”中获利。 英国政府:从征收茶丝税中得到大宗财政收入。 2、19世纪30年代前后鸦片走私猖獗 20年代,鸦片贩子以停泊伶仃洋面的趸船为 据点用“快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