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保健-穴位重点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大脚趾与第二脚趾豁口一寸半上,按压有酸麻胀痛感),属足厥阴肝经。按压或针刺对头痛,眩晕,呕逆,胁痛,腹胀,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女性腹胀、月经不调等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可通过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行间穴:在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太冲穴下半寸左右),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按压或针刺对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呃逆,咳嗽,头痛,眩晕,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目赤痛肋间神经痛、粘膜炎,疝气等症有很好缓解作用。对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三阴交穴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也就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汇之所,故名三阴交。此穴对女性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按揉此穴对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有很好的疗效,对女性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等妇科病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将大腿弯曲90度,膝盖内侧凹陷处)。主治腹胀,腹泻,肠炎,消化不良,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肾炎,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虚劳赢瘦。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下肢瘫痪、头顶痛、咽喉痛、失音、舌干、小儿惊风、癫痫、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病、精神分裂症、奔豚气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 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 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承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极为承山穴。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为腿部转筋,肛门疾患的常用效穴。主治: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便秘、脱肛、痔疮等 委中穴:人体穴位之一,属足太阳膀胱经。委中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合谷穴:别名虎口,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出自《灵枢·本输》。此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主治: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发热、恶寒、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痛经、闭经、滞产;瘾疹、皮肤瘙痒、疔疮、丹毒;肩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