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孟子哲学思想.ppt.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孟子哲学思想.ppt

第六章 孟子哲学思想 主要内容 孟子仁政学说 孟子民本思想 孟子的战争观 孟子义利思想 孟子性善学说 孟子权变思想 一、孟子生平 孟子(前372—289年)名轲,鲁国邹人(现山东省邹县),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1、孟子轶事——孟母三迁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仆倒]踊痛哭之事。 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孟子轶事——孟母断机杼(版本一) 《韩诗外传》:“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xuān,通“谖”,因分心而遗忘 )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断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孟子轶事——孟母断机杼(版本二) 《列女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2、孔子的第四代弟子 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受业于曾子,曾子受业于孔子,所以说孟子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 孟子一生最佩服的是孔子,他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所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 3、境遇如孔子 孟子一生游历了齐、宋、邹、鲁、滕、梁等诸侯国,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也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因为统治者都在忙于兼并战争。 孟子的境遇如孔子,不得志,于是回到自己的家乡——邹,进行讲学,作《孟子》七篇,以传于世。 2、与孔子齐名的儒学大师 孟子的一生都在从事于儒家学说的传播,他的王道思想,比孔子的更为激进,更为系统。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书》、《礼》、《易》、《春秋》被定为经典的时候,《孟子》还只能算传,不能算经。 到了唐朝,韩愈首先将孔孟并举。 宋朝以后,孟子的声名日隆,宋神宗就曾经配飨文宣王。元朝把孟子封为“邹国亚圣公”。宋朝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进行注释,合称《四书》,从此,四书就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孟子就成为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 二、儒学的发展概况 春秋时代:孔子和他的学生共同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代:子思、孟子、荀子等发展了儒家的学派。 汉代:董仲舒创造了儒家的新的思想体系。(经学,西汉主要是公羊学,东汉是五经,今文经学跟古文经学的争论,唐代将其统一起来。 宋代:程朱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 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清代:戴震的考据学,清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 近代以来,出现了一些现代的新儒家,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钱穆;第二代就是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第三代是余英时、杜维明、蔡仁厚、成中英、刘述先等;第四代新儒家,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三、儒学经典 狭义的经典是指“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 《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志向、意志);“《书》以道事(事情);“《礼》以道行(人的行为),“《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史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周易》属于哲学问题;《尚书》属于史学,《诗》属于文学;《礼》属于伦理;《春秋》是讲政治。 “十三经” 广义的经典是指“十三经” (古代“五经——东汉 “七经”——“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宋代 “十三经”) : 1《周易》、2《尚书》、3《诗经》、《礼》(4《周礼》、5《仪礼》,6《礼记》 )、《春秋》(7《春秋左传》、8《春秋公羊传》、9《春秋谷梁传》 )10《孝经》、11《尔雅》、12《论语》、13《孟子》。 《四书》 《论语》、《孟子》再加上《礼记》里面的两篇文章:《大学》、《中庸》,在宋代被合编成“四书”。 朱熹花了17年时间,跟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注解《四书》,出版了叫做《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八百年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四书》在这八百年中间,它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比《五经》还要高。 《四书》是《五经》的阶梯,必须先懂《四书》,才能够懂《五经》,所以都是先学《四书》。 孟 府 孟 庙 孟 林 孟 母 林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