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体积压裂改造理念及关键技术重点分析.docx

涪陵页岩气体积压裂改造理念及关键技术重点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涪陵页岩气体积压裂改造理念及关键技术 邹龙庆 张剑 李彦超 (川庆钻探井下作业公司) 摘 要 涪陵页岩储层为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以灰黑色粉砂质页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为主,优质页岩厚度为38m~44m,储层具有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矿物脆性指数高、可压性强、裂缝层理发育、含气性高等特点。本文系统总结了涪陵页岩气体积压裂改造理念及关键特色技术,即以综合地质评价为改造基础,以大型体积压裂为储层改造理念,以水平井及多级压裂为技术保障,获取最大的储层改造体积,实现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涪陵页岩气体积改造理念及关键技术为前期27口井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为未来中国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页岩气 涪陵 体积改造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前言 四川盆地是我国页岩气最富集有利区,主要勘探区域为威远、长宁、富顺-永川、昭通、涪陵地区,层系为志留系龙马溪组、寒武系筇竹寺组,其中,涪陵区块位于川东高陡褶皱带万县复向斜的南扬起端包鸾一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高部位,川东南涪陵地区评价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借鉴北美海相页岩气体积压裂改造经验,通过对涪陵区块页岩储层岩心资料、测井数据、岩石力学参数等资料综合分析,建立页岩储层综合可压指数预测模型,实现储层改造评价;借助页岩储层大型体积压裂改造理念,应用水平井及分段压裂技术,进行涪陵地区页岩气开发[1-4]。截至2014年5月17日,在涪陵页岩气田280平方公里一期产建区,已开钻页岩气井82口,完钻47口,投产27口,平均单井日产气量在11万方以上,涪陵页岩气体积改造理念及关键技术为前期27口投产井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1. 储层地质特征 1.1气藏基本特征 涪陵页岩气区块主要目的层位为龙马溪组地层,埋藏深度为2400~3500m,优质页岩厚度为38m~42m,岩性为灰黑色粉砂质页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天然裂缝及层理发育。页岩储层孔隙度4.3%~6.2%,渗透率0.02mD~0.04mD。岩心分析显示:该区块在龙马溪组底部和五峰组含气性良好,有机质类型为Ⅰ型,有机碳含量大于3%,热成熟度大于3%,属于过成熟储层,地层压力系数1.35。 1.2脆性矿物特征 页岩脆性矿物含量越高,页岩脆性越好,可压性越好。通过涪陵地区龙马溪组下部-五峰组地层主要含气页岩段87个样品的岩石组分分析表明:粘土矿物平均含量40.89%,长英质平均含量46.62%,碳酸盐岩平均含量9.91%,其它2.58%。且该区块脆性矿物含量56%~83%,其中,水平段的泥页岩富含有机质、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石英含量最大达到70.6%,平均44.42%,脆性矿物含量高,有利于形成复杂改造裂缝网络。 1.3粘土矿物特征 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取心井段全岩分析表明,粘土矿物含量从上至下具有粘土矿物减少特点,取心段上部泥页岩段粘土矿物含量最高则达到62.8%,平均达46.73%;取心段下部水平井段穿行富有机质泥页岩段粘土矿物含量最大为49.1%,平均为34.63%。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次为绿泥石,不含蒙脱石。粘土矿物含量从上至下具有伊蒙混层含量增高、伊利石减少特点,其中下部水平井段穿行目的层2377.5-2415m(38m)井段伊利石含量低,伊蒙混层含量高,相对百分含量伊利石平均为31.36%,伊蒙混层平均63.55%,绿泥石平均4.79%。 1.4岩石力学及地应力特征 18组岩石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涪陵区块优质页岩杨氏模量为1.8~3.7×104MPa,泊松比0.11~0.26,岩石脆性指数60%,脆性高,有利于压裂改造过程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根据该区块地应力测定结果,水平地应力差异系数为0.34~0.106,局部应力差异系数大,整体差异系数小,表明储层会在局部形成双翼裂缝,整体改造仍以网络裂缝为主。 1.5裂缝发育特征 涪陵页岩气井成像测井表明(图1):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段水平层理发育,常见页岩微层理面、层间缝发育。水平层理缝、纹理缝为页岩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同时也为压后形成复杂的网络裂缝、增大有效改造体积创造了条件。天然裂缝和层理越发育,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越好,并能为压裂液高排量、快速注入提供条件,有利于形成水平张开缝和垂向剪切缝。 图1 焦页1井成像测井图 1.6可压性综合评价 综合考虑热成熟度、含气性、石英含量、黏土含量、岩石脆性、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天然裂缝发育情况、地层压力系数等8个参数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页岩气藏的可压性指数为0.72,而北美Barnett和Haynesville区块的可压性指数分别为0.89和0.65[1]。由此可见,涪陵区块页岩储层综合可压性较好,为该区块页岩气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储量基础和改造保障。 2. 储层改造理念 2.1设计总体思路 (1)局部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大,但脆性较好,主要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